央广网北京12月8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有观点》报道,12月7日,北京市交通委在发布小客车数量调控新政策时提到:今年6月1日至30日,北京市交通委就小客车数量调控政策优化方案公开向社会征求了意见,有意见提出征收拥堵费。“拥堵费”字眼的出现引发了网友广泛讨论,北京市交通委12月8日表示,对于“拥堵费”和郊区牌照等其他政策建议,市有关部门将结合落实城市总体规划进一步研究论证。

  早在2016年5月,北京就出台过《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这份意见明确提出,研究交通拥堵收费政策。如今,北京重提“拥堵费”,真的到了合适的时机吗?我们准备好了吗?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推荐征收“拥堵费”:时机合适 一举多得

 

  在北京汽车摇号政策出台十年之际,征收“拥堵费”真的能够有效改善拥堵情况,提高出行效率吗?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中国之声《新闻有观点》采访时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赞同征收“拥堵费”。

  崔东树认为,“拥堵费”应主要针对主城区拥堵道路进行征收,征收对象主要进出主城区的车辆,按照出行时长或次数等标准征收,同时针对一些特殊情况进行照顾,如主城区居民出行、上下班出行等情况。他指出,在“拥堵费”征收之初,征收标准应相对较低,对一两个小时、一两次的短时间、短频次出行可适当提供豁免条件,对于长期占用道路资源的,可通过次数或时间累加,征收“拥堵费”,“这样对普通百姓来说基本没有增加出行成本”。

  为什么当初难以落实,现在重提“拥堵费”政策,已经到合适时机了吗?崔东树表示,过去征收“拥堵费”技术手段不成熟,征收成本、征收效率、征收方法等问题不能有效解决,难以差异化对待,百姓相对来说秉持着不接受甚至反对的态度。如今随着车辆识别系统、ETC,大数据测算等技术手段的进步,各项条件在逐步成熟中,且北京出行的道路占用情况差异化越来越明显,在以往出租车、私家车、公务车为主的基础上,几十万台网约车的增加对道路资源的占用也非常严重,应差异化针对不同车辆采取措施,让长期占用道路资源的车辆承担一定的合理的“拥堵费”,“现在的条件比2016年时候更加成熟,出行方式更多元化,可以通过市场手段调节居民出行方式,改善拥堵路况”。

  如果征收“拥堵费”,国外的经验能否借鉴,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崔东树指出,中国有更强的监控手段,利用先进的城市管理系统和大数据技术可以比外国征收得更精准有效。

  崔东树认为,“拥堵费”政策完全有可能很快落地,他说,北京当下面临着巨大的两难问题,一方面是很多车辆出行时长相对较长,占用道路资源较多,另一方面北京很多家庭因为摇不到号买不了车。若是征收“拥堵费”,不仅可以让更多的北京市民享受到有车生活,同时还可以做到社会道路资源和出行需求的平衡,也会正向促进汽车的普及,改善更多人的出行条件,提升整个社会的出行效率,“主城区拥堵问题得到合理调控,更多人享受到有车生活,促进汽车消费,我们认为征收‘拥堵费’有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