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月23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超链接》报道,前段时间,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委网信办等单位总结发布了一份2020年度“科学”流言求真榜。

  放眼2020年,哪些谣言曾经困扰过我们的生活?所谓“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为什么谣言往往更容易传播,但是辟谣却要难上很多呢?有哪些谣言规律值得总结,让我们不中招、不上当?为此,知名科普作者果壳网科普主笔瘦驼向大家介绍和谣言相关的知识。

  “吸烟治新冠”“芹菜降血压”这些健康类谣言错在哪里?

  2020年,涌现了许多与新冠肺炎相关的谣言,其中有一条就是“吸烟能够预防新冠病毒”。

  事实上,吸烟不仅不能对疾病起到预防作用,还有可能提高感染新冠肺炎的可能性。因为它会削弱呼吸道的能力,并且使肺部受损,这些都会加重感染了新冠之后的各种临床反应。

  除了这种“以毒攻毒”的论调,还有许多流言喜欢将“毁誉参半”的食物和慢性疾病结合起来,炮制看上去正确的“生活妙招”。据瘦驼介绍,此类流言的特点在于它并非100%没有道理。比如“吃芹菜能够降血压”中也有一定的依据:芹菜中含钾量较高,而钾对降低高血压有一定益处。

  但瘦驼强调,这并不能推导出“吃芹菜能够降血压”的结论,因为“身体健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瘦驼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人的身体拥有1万个零部件,只要一个部件损坏,那就是“坏”了;但“好”就是一个很复杂的定义,是9999个零部件代表“好”,还是8000个零部件代表“好”,一个零件“好”就能代表整体的好吗?

  这样就很好理解为何“吸烟有害健康”是正确的,而“芹菜能降血压”这个说法不科学。在日常生活中,没有任何一种食物具有非常神奇的功效,我们能做的是避免接触到让身体有害的东西。比如对于准备做透析的肾脏病患者来说,就应该避免摄入含钾量高的食物。

  如何面对“高科技”流言和骗局?

  “高科技”流言和骗局也经常位于“流言榜单”之上,大众要如何识别“量子计算机已经可以取代经典计算机”“手机信号增强贴能增强信号”这类流言呢?

  科学前沿话题(比如量子力学)和我们日常的距离很远,它会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但肯定不是以消费品的方式实现。如果出现一些打着看不懂的科学名词旗号的消费品,尤其是和健康、日常生活有关的消费品,消费者都要在心中打一个巨大的问号,看看他们到底是哪生产的,是什么样的机构来推广,不要盲目进行购买。

  流言为何存在?

  据瘦驼介绍,流言是口口相传的一种东西,它其实和正确、错误没有必然联系,而与大众的焦虑息息相关。当大家都关心某件事情的时候,与该事相关的言论就很容易被广泛传播,这符合传播学规律。

  而辟谣信息则是反焦虑的存在,大家的传播意愿会大大降低。比如,大家看到“芹菜治高血压是谣言”的信息时,只会心想“我知道了,那我以后不天天吃了”,却不会热衷于将消息告诉邻居、朋友。

  如何提高大众的辨别能力?

  流言中经常会出现“不当类比”的逻辑错误。比如穿山甲能打洞,就有流言说“穿山甲能够疏通我们的身体”。这些不当类比往往造成民间诸多令人疑惑的操作。瘦驼建议大家多学点逻辑学:当你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很多逻辑漏洞。

  对于普通人来说,提高辨别力的最好办法就是多读书、多看报、多从权威渠道获取信息。而在一些专业性较强的领域上,如医学问题,大家应该遵守医生的嘱托,而不是偏信网络言论。

  专业媒体机构则应承担起自身责任,多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及时辟谣。

  所谓的“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有其社会性原因。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流言问题会因大众媒介而更加严峻,而相应的办法仍需政府、机构、个人共同探索。

 

  监制:白中华

  记者:富赜

  编辑:杨扬 潘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