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教育部发紧急通知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 他国如何解决学生网瘾问题

2018-04-26 12:47: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4月26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游戏机等电子产品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青少年对电子产品产生依赖的问题,有很多人甚至沉迷其中无法自拔。由于成瘾性网络游戏、邪恶动漫、不良小说、互联网赌博等网络毒瘤的侵入,一些中小学生出现了沉迷游戏、行为失范、价值观混乱等问题。

  为此,教育部日前发布了《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并致信全国家长。从通知里的“紧急”二字,足见当前中小学生沉迷网络问题的严重性。

  教育部还发出了《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要求各地传达到每一所学校、每一位家长。信中还有“防迷网”三字文,朗朗上口,便于记忆。

  实际上,为有效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自2001年至2017年,共制定颁布了47项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有专业人士认为,“正如很多快速发展的事物一样,我们对互联网和手机使用的监管,无论从规则上、技术上或是内心建设方面都远未能够与其发展速度相匹配适应。”

  随着网民向低龄化不断发展,中小学生沉迷网络也已成为日益严重的全球性问题。放眼海外,各国又是如何应对这一日趋紧迫的问题呢?

  澳大利亚:部分中小学禁止学生课间使用手机

  《全球华语广播网》澳大利亚观察员胡方介绍,澳大利亚中小学生对网络的沉迷现象很严重。澳大利亚的一些中学已经对此采取了措施。虽然不是所有学校都有禁令,但是部分的澳大利亚中小学会禁止学生在课间的时候使用手机上网。这样的禁令一开始在学生群体中产生了反弹,因为很多学生担心如果在课间不上网,其他同学在课间发布在社交平台上的最新消息就很难及时看到。但是由于这样的禁令是针对全校的,而大部分常沟通的同学都在一个学校,所以课间即使不看手机,你的同学也没机会去更新消息状态。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其实并没有错过消息,特别是必须要马上知道的消息。因此过不了多久,学生就习惯了。

  有部分的澳大利亚学者在青少年网络使用问题上有不同的看法。有专家认为,网络的使用很难说在什么程度可以称之为是沉迷,因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几乎都离不开网络,而网络的使用也可以分为必不可少的使用和有害的使用。例如文献的查找,资料的搜集就不应该用时间来硬性限制,所以家长不应该以时间作为衡量标准,而应该去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网络。

  日本:学校开展预防网瘾讲座 网瘾程度较轻的学生进行集中野营

  《全球华语广播网》特约驻日本观察员蒋伟介绍,日本的教育部门围绕中小学生的网瘾问题根据不同程度主要采取两类措施:第一类作为预防性手段在学校召开预防网瘾的讲座、演讲以及公开课等。由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团队,让学生、监护人、教师等都参与其中。一些学校在寒暑假时还以网瘾为主题让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提高自主预防认识和能力。除学校内的活动外,日本国家电视台NHK还专门制作了很多与网瘾相关的电视节目,其中也包括中国、韩国等国家在应对该问题时的对策等内容。除电视外,国家级报纸、杂志以及普通出版物、DVD等方式向社会宣传网瘾的毒害,从而进行预防。

  第二类是面向已经网络成瘾的学生。如果程度尚轻一般采取集中野营的方式规范生活习惯、增加体能训练、丰富活动内容,从而让学生规避网络的过度使用。而对于网瘾严重的学生则采取住院治疗,由国家级研究机构的专业人员进行干涉治疗。

  俄罗斯:禁止14岁以内中小学生接触网络

  此前发布的一项覆盖全球的调查结果曾显示,俄罗斯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间在世界范围内数一数二。《全球华语广播网》特约驻俄罗斯观察员张舜衡介绍,俄罗斯从去年开始,大力推进家校配合,防治中小学生沉迷网络。因为俄罗斯这些年,除了时有模拟游戏角色暴力袭击等个别案件,在中小学生群体还爆发了最终波及世界网络自杀潮的“蓝鲸死亡游戏”。俄罗斯也一度成为全球未成年人自杀率第三高的国家,高达各国平均水平的3倍。

  对此,俄罗斯政府紧急出手,总统普京表示,支持国家杜马对网络教唆自杀追究刑事责任的倡议。俄国家杜马采取一系列措施,完善立法保护青少年免遭受有害信息影响,就入网和用户识别等制度进行了严格规定,完全禁止14岁以内的中小学生接触社交网络。俄大众传媒监督局封杀不良账号和用户个人页面。俄学校积极开展中小学生教育工作,请儿童心理专家在青少年中开展系统有效的反自杀、反网络沉迷宣传。设立网络“家长监督”服务,过滤危险内容,监督孩子们上社交媒体的时间,不允许他们长时间沉溺在网络。

  建议家长不要不好意思破坏孩子的个人空间,要关心他们的朋友名单、群组和感兴趣的网页。如果孩子身体上出现割伤,需要严肃谈话和咨询心理医生。

编辑: 杨璇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