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舞·乐《中国故事 十二生肖》9月参演2017年国家艺术院团演出季

2017-08-30 11:45:00来源:央广网

《寅虎啸林》排练现场

  央广网北京8月30日消息(记者张庶卓)讲中国故事,抒中国情怀,跳中国舞步。中国东方演艺集团重点打造的文化艺术力作——舞·乐《中国故事 十二生肖》,将于9月6日至10日在北京天桥剧场参演2017年国家艺术院团演出季。

  该剧是著名导演沈晨继春晚节目《万马奔腾》后,历经多年思考,精心推出的一台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讴歌国人民族气质,展现中华千年礼仪之邦磅礴气韵与深厚历史文化精粹”为诉求的大型艺术剧目。

  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国家文物局出版社社长苏士澍深情赞扬该剧是“讲好中国故事,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的典型,赞赏编创团队抓住了中国文化的根本。并且他挥毫泼墨,题字赠送《十二生肖》墨宝。

总导演沈晨接受媒体采访

  舞·乐《中国故事 十二生肖》由沈晨担任总导演,著名音乐家孟可担任音乐总监,特邀中央戏剧学院舞美设计师边文彤教授,著名服装设计师陶蕾,著名作曲家胡焜、吉鹏、吕埕平,青年编剧孙磊,青年编导李铭佳、刘翠、谢元臻、陈锐,国家一级作曲家苑飞雪等众多优秀艺术家,共同组成主创团队。青年舞蹈家曾明、孟庆旸、李超、王悦洋、刘佳妮等担任主要演员,国家京剧院靳智棋,北京舞蹈学院青年舞团汪子涵鼎力加盟,共同打造中华文化的精品力作。

  生肖文化,是中国独有的一种象征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璀璨瑰宝。舞·乐《中国故事 十二生肖》,以中国生肖文化为创作题材,以打击乐演奏和舞蹈为主要表现形式,以中国写意画卷为美学体系,选取“日晷”“晨钟暮鼓”“春夏秋冬四时风貌”“中国历史年代特色与演变”等一系列元素,展现十二种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及十二生肖背后“时间与生命”的宏大主题。

  全剧分为四幕十二个节目,从序幕《丑牛牧野》到尾声《辰龙归元》,打破常规顺序,突破传统民俗概念,暗合中国从古至今十二个重大历史年代特色——从盘古开天辟地般的拓荒牛之态,到秦汉的猛虎之威;从魏晋风骨的未羊隐逸之形,到大唐巳蛇汇川的包容之姿……以每个生肖动物的性格、气质,对应各大历史年代的风格、气质,展现中国千年文脉的渊远传承。由于近代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和其背后所代表的历史事件,使十二生肖更突破了其图腾表意而延展成为鞭策国人振奋精神,共同奋斗于民族崛起、中华复兴的重要象征符号。在剧目的高潮处,这些震颤在灵魂深处的精神力量化作十二生肖丰碑的崛起,激励每一个中国人,奋勇向前,开创未来。

《戌狗嬉风》排练片段

  8月29日晚,记者深入排练现场采访,演员先后展示了《寅虎啸林》《木春》(打击乐:果壳/巫毒/U型蜡尺/鸟鸣器)、《子鼠闹天》《卯兔邀月》《戌狗嬉风》《火夏》(打击乐:雨棍/海洋鼓/蛙鸣器/雷音板/闪镲和交响对镲/中国大鼓/卡巴萨)、《酉鸡出尘》《午马奔云》等节目的精彩片段,博得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董事长宋官林介绍,2015年东方演艺集团拍了《东方之爱》和《东方之声》,重新吹响东方出发的“集结号”。2016年拍了第一部舞剧《兰花花》。今年(2017年),集团重点创作两个作品,其中舞·乐《中国故事 十二生肖》要突出讲中国故事,跳中国舞步,传承传统文化。“在表现作品的时候,根据东方歌舞团的传统特点,在讲中国故事、体现中国元素的同时,把亚洲、非洲、拉美洲的元素揉进去。作品选对了题材,适合每一位观众。创作过程中,不拘一格选人才,排练精益求精,对于集团队伍是个历练。”

  舞·乐《中国故事 十二生肖》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民族精神的昂扬气魄、千年大国的巍巍风范,倾情展现于天下,是世界认知中国的又一扇窗口。

编辑: 王田田
关键词: 舞·乐《中国故事;十二生肖》;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