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道地原料溯源之旅 青海柴达木探秘高原“红色圣果”

2017-07-27 11:11: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7月27日消息(记者王科艺)七月的青海,天空湛蓝、白云朵朵、一望无际的油菜花绚黄夺目、绿毯般的草甸上,牛羊远看就像一朵朵蘑菇点缀其间……就在青海最美的季节,我们开启了“2017无限极道地原料溯源之旅”,由专家、媒体、业务伙伴组成了一百多人的“溯源探秘团”,探秘道地中草药“红色圣果”——枸杞。

  柴达木枸杞也称为柴杞,柴达木盆地海拔三千多米、光照时间长达15小时、昼夜温差12摄氏度、独特的处女盐碱地质造就了柴杞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这里人口密度小,生态环境洁净,无污染、无农药和重金属残留,让生长在这里的枸杞品质成为国际行业的最高标准。

  柴杞,从播种开始,到耕作、再到采摘、晾晒等每一道工序都遵循道地古法,施肥用天然的牛羊粪便,除草是用手工,柴杞整个生长过程不使用任何农药。到了6月到9月,成熟了的枸杞果实肥大饱满,颗颗鲜红欲滴,让人情不自禁地摘下品尝,意想不到的是新鲜枸杞的清润甘甜溢满舌尖。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而这一方清净水土也养育了中草药中的“红色圣果”——枸杞。7月24号,“青藏之灵 道地传杞”沙龙会,揭开了柴达木道地枸杞高品质、好功效、真道地的奥秘。

  中国古人早已意识到产地对药材道地性的重要作用,这就好比法国的葡萄酒好,是因为它的原料是产自特定的地区、有特定的种质和种植加工工艺等。可以说,道地性是传统中医药学衡量药材质量的“金指标”。

  从现代科研角度看,决定中药材道地性的三大因素,分别为遗传、环境和人为因子。遗传是基础,但环境因子才是道地药材形成的基本动力。柴达木枸杞颗粒大、色泽柔和、肉质肥厚,这与当地独特的气候、土壤、水质等是密不可分的。

  而第三个因素——人为因子,在近些年对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对道地药材的影响很大。一些中药材农残、重金属超标现象严重影响了其市场口碑。无限极道地枸杞不使用化学成分的肥料、农药、添加剂,安全无公害,这样生产出来的枸杞绿色无公害。

  有关中药材是否道地,我们要拿出事实来说话。位于世界四大超净区——青藏高原的柴达木盆地,是枸杞真正的发祥地。柴达木的五龙沟枸杞原生群落,拥有千年的历史,绵延二十多公里,经考证,正是枸杞的源头。而在种植传承方面,柴达木盆地也有数十年上百年的枸杞种植历史,一直以来都沿袭古法进行种植,这都是柴达木枸杞道地性的明证。

  目前,中药材产业链存在前后脱节的问题。后端企业化非常发达,但源头“散小乱”,很多种植户只有一亩三分地,这就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中药材种质退化严重,重金属、农残超标等。按照无限极的高标准,90%以上的原材料都达不到要求。

  除此之外,中国的中药材在很大程度上只有品类,没有品牌。作为一家有责任的民族企业, 6年前无限极开始构建“企业+农户”的模式,目前已建立了100多个种植基地,并在不断优化当中。2015年,又成立了天方健(中国)药业有限公司,在源头上把控原材料质量,构建:统一品种、统一生产资料、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技术服务、统一产品回购及加工“五统一”,科技创新、流程创新、组织创新与机制创新“四个创新”,以及标准体系、质量监控体系与生产运作体系三大体系的协同增效的“5+4+3”的独特的种植管理模式,不仅种出了品质优越的道地药材柴达木枸杞,也让这里的祖祖辈辈靠种枸杞为生的药农由年均收入3000元增加到年均收入3万元以上。

编辑: 高杨
关键词: 青海;柴达木;红色圣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