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3月14日消息(记者王利 安徽台记者蔡薇)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中国科研团队在地震实时监测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地震发生后,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可在1秒内,准确估算出震源机制参数。

  地震由地下断层活动引起,从地震数据中推算地震震源机制,可以揭示断层在地震发生时具体的运动情况,为震后趋势判定、地震应急救援等提供科学依据。中国科大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张捷教授课题组科研人员朱慧宇说:“在通常情况下,国际和国内在3分钟到10分钟才能够把震源机制解信息发布出来,在预警中,预警时间每提高3秒钟可以减少伤亡率14%。”

  这套人工智能地震监测系统叫做“智能地动”。目前,已接入位于四川、云南等省份的中国地震科学试验场,对数据进行实时监测。据统计,2020年度“智能地动”共记录地震1100多次。朱慧宇说:“我们可以在1秒钟之内获得地震的发生时间、地震发生的位置以及地震的震级,还有地震的震源机制参数。”

  简单来说,“智能地动”系统拥有自主学习能力,可以根据记忆中的上百万个地震资料,结合地震学理论快速处理相关信息。目前“智能地动”已投入运行两年多并成功测试了多个国家的地震数据。中国科技大学张捷教授所带领的研究团队正在对“智能地动”系统进行不断完善以提高其地震实时监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