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r logo
  • 要闻
  • 财经
  • 军事
  • 文化
  • 教育
  • 科技
  • 旅游
  • 房产
  • 健康
  • 公益
  • 地方
  • 民族
  • 邮箱
  • 云采编
  1. 首页 > 央广网产经 > 专题 > 戏韵绽华彩|中国戏曲文化周 > 中国腔调
W020170928521177751041.jpg 如花美眷 似水流年,昆曲似这般姹紫嫣红开遍 昆腔巍然曲宗,牡丹艳冠群芳,由明至今,《牡丹亭》几乎成了昆曲的代名词。昆曲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珍宝。 2017-06-21 09:51
1.jpg 中国腔调|甄嬛说,王菲唱,这才是宋词最新潮的打开方式! 宋词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是中国古代汉族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明珠,标志着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历来,宋词与唐诗并称为中国古典文学“双绝”,代表着一代文学之盛。宋词由于其特有的长短句结构,让音乐的节奏感更强,变化也更丰富,多了一份婉约细腻的情感,也更富有音乐的节奏韵律美。 2017-06-15 09:40
W020170928572672886229.jpg 中国腔调|没看过西厢,就不懂元曲了? 元曲包括元杂剧和散曲两部分。其中,杂剧是戏曲,散曲是诗歌,虽然属于不同的文学体裁,但两者都采用北曲为演唱形式。在杂剧盛行时期,不仅出现了杰出的戏剧家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白朴。他们创作出的四大悲剧《窦娥冤》、《汉宫秋》、《梧桐雨》、《赵氏孤儿》更是成为流传至今的名作。 更是成为流传至今的名作。 2017-06-15 09:36
W020170928572932484215.jpg 中国腔调|年轻人都爱的苏州评弹,不走寻常路! 苏州评弹是苏州评话和苏州弹词的总称,是采用以苏州话为代表的吴语徒口讲说表演的传统曲艺说书形式,它产生并流行于苏州及江、浙、沪一带。2006年,国务院将评弹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为坚持弘扬和传承这门艺术的演员们增加了更多的动力。 2017-06-15 09:55
1.jpg 中国腔调|京韵大鼓佳音妙,鼓声曲转万古传 京韵大鼓,是一种使用北京方言演唱的北方曲艺,在中国曲艺行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京韵大鼓由河北省沧州、河间一带流行的木板大鼓发展而来,形成于京津两地。2008年,京韵大鼓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是京韵大鼓发展的鼎盛时期,形成了以刘宝全、白云鹏、张小轩为代表的三大流派。 2017-06-15 09:58
声音

习声回响

每日一习话

嗨!七点出发

热点专题
  •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国际在线
  • 中国日报网
  • 央视网
  • 中国青年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西藏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青在线
  • 中国军网
  • 法制网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 新闻热线:400-800-0088(节目覆盖热线)
  • 电子邮箱:4008000088@cnr.cn
  • 京ICP备202101370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7741
  • 法律事务邮箱:fawu@cnr.cn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央广网 版权所有
 cnr_logo
  • cnr shopping logo 央广购物
  • yunting logo 云听
  • CNR AD logo 央广广告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央广网 版权所有
频道导航
新闻
财经
军事
文化
教育
科技
旅游
健康
广告
地方频道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淅江
安微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新疆
深圳
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