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美丽中国长江行】安徽铜陵:守护一江清水 拯救“微笑天使”江豚

2018-05-16 23:31:00来源:央广网

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央广网记者徐鹏 摄)

  央广网铜陵5月16日消息(记者徐鹏)五月初夏,11头江豚在清澈的长江河面畅游,时而并排前行,亦或翻腾戏水······如今在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随着栖息地环境的不断改善,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极度濒危”级别的江豚,享受到了更优质的生存环境,迎来了生长和繁衍的黄金期。

  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安徽省铜陵市大通镇和悦洲与铁板洲之间的夹江上,是世界上首座利用半自然条件对白鳍豚、江豚等进行易地养护的场所,其主要任务是保护长江中下游(三江口至荻港江段)现存的国家一、二级水生珍稀动物。

  5月16日下午,保护区两岸树影婆娑起舞,水面波光粼粼。彼时,饲养员张八斤正向水中夹江投喂鱼苗。随着鱼苗落入江水,十余头瓦灰色的江豚在水中上游下窜,身体不停地翻滚、跳跃,迅速衔走食物。

  “每天要喂它们四次,食物以鲫鱼为主。”张八斤告诉央广记者,“现在环境很好,水质也非常好,特别适合江豚生长。”据张八斤介绍,半个月前的5月3日,在人工饲养环境下诞生了第7头江豚,目前迁地保护区内的江豚数量也增至11头。

正在觅食的十余头江豚。(央广网记者徐鹏 摄)

  央广记者了解到,作为中国特有的珍稀淡水哺乳动物,长江江豚头部浑圆、体形流畅,微微上扬的嘴角像是一直挂着憨态可掬的“微笑”,故有“微笑天使”之称。受人类活动和环境的影响,江豚的种群数量正逐年衰减,仅余1000头左右。

  在此工作31年的保护区科研室主任张西斌,见证了铜陵市江豚保护工作的历程。张西斌告诉央广记者,江豚个体大、食性单一、种群扩散能力弱、繁殖能力低的内因,加上江湖阻隔、工业污染、过渡捕捞等外因,共同造成江豚濒危的现状。好在通过一系列举措改善长江江豚的生存环境,并建立一套完善的受伤、受困江豚救护体系,让江豚得到了悉心呵护。

  据张西斌介绍,保护区由迁地保护区和就地保护区两部分组成,2012年以前,两个保护区江豚加起来刚到40头;近年来随着铜陵长江段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开展,自然环境得以改善,江豚的生存环境也显著提升,总数上升到60头,“迁地保护区内的11头中,年龄最大的已接近30岁了”。

  “在保护区内,除了日常人工投喂以外,每年都会投放2万多斤鱼苗,满足江豚的自然哺食,以保证他们的‘野性’。”据张西斌透露,待迁地保护区江豚数量达到二三十头时,会考虑将它们“放归自然”。此外,为防止保护区内江豚近亲繁殖,出现物种退化,保护区已在着手江豚去鄱阳湖进行异地交换“联姻”。

  守护一江清水,让江豚留住微笑,这个微笑不仅是生命的符号,也彰显了安徽铜陵打好生态环境保护战役的决心。

  央广记者获悉,铜陵市已在今年出台《关于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实施意见》,量化未来发展的主要指标,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到2020年,铜陵市生态功能进一步提升,森林覆盖率达27%,湿地保有量达80万亩,长江流域铜陵段水质优良断面比例100%。

编辑: 鲍玉婵

【美丽中国长江行】安徽铜陵:守护一江清水 拯救“微笑天使”江豚

  央广网铜陵5月16日消息(记者徐鹏)五月初夏,11头江豚在清澈的长江河面畅游,时而并排前行,亦或翻腾戏水······如今在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随着栖息地环境的不断改善,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极度濒危”级别的江豚,享受到了更优质的生存环境,迎来了生长和繁衍的黄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