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记者手记

[记者走基层手记]我们在基层 砖壁村午餐印象

中广网 2012-05-10
[打印本页] [字号   ] [关闭] 【进入中广社区

    

    

中央台山西记者站记者李凡(右一)采访全国劳模申纪兰

 

    中广网山西5月9日消息(记者李凡)去砖壁村之前,只是知道它是革命老区、八路军总部所在地,平面化的概念。到了之后,它才逐渐地在脑子里清晰起来,它的魅力,它的不足,都立体在自己的采访里。
    砖壁村是百团大战的指挥部所在地,地处偏僻,距离县城27、8公里,典型的黄土地,沟壑纵横,山沟隔阻,革命旧址保存的比较完整。但是老百姓与外界的联络也就因此少了。砖壁村有128户,430口人,2010年全村人均收入才2600多元。变化从去年开始了。
政府描绘了一个让人憧憬的蓝图,乡亲们也充满期待。去年以来,在省里干部下基层的影响下,有3位企业家来考察投资。村里和企业家规划确定,要建设一村一山一沟、立足山西、辐射周边、影响全国的红色旅游示范基地;建设核桃基地、蔬菜大棚,打造观光农业;建设商贸一条街。
    该吃午饭了,村长李跃军说,到“十二五”末村民收入翻两番,人均年收入要超过1万元。边说他边把记者按照每四个人一家分到乡亲家里,我与施莉、潘毅等被派到在韩爱红家里,她用最好的农家饭招待我们。静谧的农家小院、简单干净的卧室,韩爱红去忙着做饭。韩爱红的爱人是个镇里的小学老师,个子不高,面庞晒的发紫红,说话不紧不慢,乡音也重,但是我们能听懂,他告诉我们,他们家办了农家乐,最多时候能安顿15个人,每年也有三四万的收入,挣得钱比他教书的工资都多。吃晚饭,我们每个人悄悄地留下了20元饭钱。
韩爱红的爱人说,企业收了原来的老房子搞旧村改造为红色旅游铺路,多的补了十几万,少的只补了几千块钱。但是村里乡亲们确实感到变化。省里的打井队来了,从镇里铺了地下水的管道,再也不用靠水窖蓄雨水过日子了。以前村里没有灌溉水源,一亩地种玉米只能收成500斤,几乎挣不到钱。现在村里的地被当地一家医药集团包了去,每年给他们补偿,一亩650,还能去企业打工,比种庄稼划算多了。
    记者要多实践,不要闭门造车。新闻界的老前辈经常说一句话:“多踩两脚泥”,就是说在新闻实践中要多走几步路,把该走的路走完,把该去的地方去到,就会发现许多新天地,获取到好的新闻素材。现在的年轻记者获取信息、知识更多的靠网络、靠“百度”,甚至稿件编写也是“复制”“粘贴”,这怎么能培养出优秀的记者呢?记者本身是个社会实践的职业,如果没有实践,不下基层,怎么能知道社会的真实面,怎么能写出漂亮的文章来?抗震救灾的新闻报道能打动人,抛开题材的感人,更重要的是他的真实,他是记者一个脚印一个脚印“踩”出来的。
    砖壁村确实给了记者最基层中国的一面。村庄里的路还有很多没有硬化,村里的卫生也还需要整理,但是村庄在很多的人关怀下,展现了它强劲发展的一面。
记者是一个靠真实汲取营养的群体,真实的社会在基层,年轻记者要实践,必须下基层。一年里,调研过几个村庄,去过几个厂矿,采访了多少工人、农民,这些看似事小,却是锻炼记者的最有效地途径,因为通过他们能触摸到共和国的真实,能贴近百姓的心声。
    我们在基层,倾听时代的足音!

 
 

 

责编:马婧婧 来源:中国广播网

央广独家

走转改“我们在基层”感知纪兰精神

记者风采>>

记者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