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四川新面貌
打造西部“羌绣之乡”
[打印本页] [字号 大 中 小] [关闭] 【进入中广社区】
多渠道推介 搭建羌绣产业大舞台
为了推介、展示羌绣特色产品,为企业搭建市场平台,2010年,北川积极组团参加上海世博会。在世博会“中国元素活动区”传习区开辟60平方米展位,将羌绣作为驻场项目,主要采取羌绣传承人现场表演教授刺绣和织腰带技艺、绣品展销、观众观赏、传承人现场演唱羌族民歌、表演羌族口弦、邀请观众共跳羌族萨朗等互动形式让世人了解羌文化。
在上海世博会上,何国良的“云云羌”代表北川羌绣被邀请进入世博会展览,他是全国剌绣领域唯一被邀参展的。此外,在上海世博会中国元素区,每个省份只能安排一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演,而北川羌绣展览展演时间破例长达一个月零两天,这在世博园是绝无仅有的。
北川羌绣展区几乎每天都会迎来数以万计的国内外游客。现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北川羌绣,经历两年的震后艰辛重振后,正以不同凡响的气势征服全世界。大气磅礴、精美绝伦的《禹地羌风》、《羌山依旧》、《羌族风情挂毯》、《羌家客厅云云地毯》等作品在世博会上大放光彩,充分展示了北川羌绣独特的魅力。
为了极大的调动企业和农户的积极性,北川对产业模式进行了新的探索,采取“一对一”帮扶模式,即一家企业负责一家或几家农户的技术培训,给农户提供羌绣材料,回收农户的加工产品,然后进行再加工,农户则负责经销再加工产品,企业给农户提成。这种模式既能提高农户的技术水平,增加其收入,又能打开企业的投资市场,增加企业的利润,具有双赢的发展潜力。
为确保羌绣产业的稳步推进,绵阳市和北川县相继成立羌绣产业推进办。其目标是,到2015年,全市初步形成研发、生产、销售等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实现年销售收入上亿元,培训绣工1万人,建立羌绣生产基地10个。
北川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发展壮大羌绣产业,不仅有利于保护和传承羌族文化与历史,而且也是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服务民生的重要手段,对促进就业、增加收入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北川正通过企业的运作,加大对羌绣文化、技艺、作品的研究挖掘力度,提高羌绣产品的文化内涵,着力扩大规模与打造品牌,将市场空间推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努力将北川打造成中国西部“羌绣之乡”,把羌绣打造成为中国西部知名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