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播网首页

一键登录

中广网首页  |  快讯  |  评论  |  国内  |  国际  |  军事  |  财经  |  视频   |  图片  |  科技   |  娱乐  |  体育  |  社区   |  教育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今日聚焦 > 正文

兆林分享:绩效不是考核出来的

2013-05-14 14:47  来源:中国广播网我要评论 

  丁兆林:每一个做管理的人,作为一个团队也好,机构也好,这样的领导者经常会出现一些这样的状况:你会发现有些员工变得没有斗志了,绩效也开始下来了。出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很多人的反应是这样的:这些员工实在是太没用了,还不如让他走人算了。当然这个东西也都是气话,如果你是这么想,就相当于忽视了自己作为领导者的职责,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抹杀了员工可能带来的潜力。

  当员工出现皮皮踏踏的状况,绩效也不好,而且有些人又没有压力的时候,代表你已经疏忽他们很久了,是你的疏忽。我们大多少企业也好,部门也好,在做绩效考核的时候,往往要等到年底,其实绩效不是考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而平时如何定期去检视绩效状况才是改善的最根本动力。

  遇到这种情况,作为一个领导者应该与员工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找出问题的关键,而且要求您的部下提出改善的方案,最重要的是您需要给出明确的标准,定出期限,施加一定的压力,让他们正视问题。

  有的时候在一个机构中,在一个企业中,往往会遇到急性子的领导,时间压力比较大,为了让结果能够比较好的出现,经常把一些重要的工作交给能力强的员工或者下属,对那些能力不是很强的,有时候会把他们忽视了。这样的话,长期下来就会有劳役不均,有的时候对于个人的绩效没有关注到,这样拖下去就会让能力不太强的员工失去了斗志,而且变得更加的皮皮踏踏,也不愿意改变。

  与其指责对方不适应,不如理清背后的原因。如果是个性的问题,那么就想办法调至一个合适的部门;如果是能力不足,那就要进行教育或者指导。一定要回归管理的正途,定期进行工作进度的检视,最后才能让人才发挥更大的竞争力。

版权说明: 转载须经版权人授权并注明来源。联系电话:010-56807240

编辑:杨雁霞

央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