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感动中国人物

“双百”人物中的共产党员:马恒昌

中广网 03月29日 09:43
[打印本页] [字号   ] [关闭] 【进入中广社区

    

 

这是1950年3月拍摄的马恒昌的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中广网北京3月29日消息 马恒昌是全国著名劳动模范,中国工运活动家,是全国著名先进班组——马恒昌小组和职工民主管理的创始人,曾先后13次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

 

    马恒昌1907年7月24日出生于辽宁省辽阳市,家境贫寒,10岁给地主放过牛,16岁进厂给日本人当学徒。因手艺超群,他被国民党联合勤务总部所辖的“五○四”汽车厂(后沈阳第五机械厂)招收为车工,1948年马恒昌秘密加入了党组织并被推举为车工一组的组长。

 

    此时平津、淮海两大战役还在进行之中,前线急需武器。一次,工厂把修复17门高炮闭锁机的任务交给了车工一组。当时外面敌机轰炸,炸弹在车间旁爆炸,马恒昌手不离摇把,仍然坚守岗位。他的模范行动感染着身边的组员,他们日夜奋战,最后提前5天完成了闭锁机的修复任务,有效地扼制了国民党反动派的轰炸,为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1949年初春,为了更有力支援解放战争,马恒昌带领车工一组向全厂发出了开展迎接红五月劳动竞赛的倡议,得到了全厂五十多个班组的热烈响应。竞赛中,马恒昌启发大家靠技术革新实现竞赛目标,创优质、夺高产,夺优胜锦旗。他率先带头成功革新了斜度板胎具,提高了工效3.1倍。

 

    1949年4月28日,马恒昌所在的沈阳第五机械厂召开了竞赛表彰大会,车工一组获得“生产竞赛模范班”的红旗,工厂党组织还以“马恒昌”的名字为小组命名。从此,马恒昌的名字就与他的小组永远联系在了一起。仅6个月时间马恒昌小组就改造工卡具18种,工效提高1至3倍,10名组员8个月内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责编:何微 来源:新华网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电话:400-668-0040 传真:63909751 E-mail:cn@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证090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