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手记:基层的人和事总是在感动着我们
图片集锦
更多...
手记:基层的人和事总是在感动着我们
[独家]长海县的“参鲍岛”
[南海组]遮浪岩上V字形小路的变迁
黄渤海报道组抵达全国唯一海岛边境县——长海县
手记:基层的人和事总是在感动着我们
中广网 2008-09-03   [打印本页] [字号   ] [关闭]
    中广网珠海9月3日消息 (记者梁卫浩) 八月底九月初,南方炙热的天气仍然持续着,艳阳把人烤得心烦意乱。但我还是主动报名参加了这次“2008中国海洋纪事”的报道。因为我知道,这样的采访经历很难得,肯定会敲自己已略显迟钝的新闻触觉,会激发已略显麻木的采访热情。

 

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李立新

    果然,在广州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采访,当我们得知局长李立新曾经是“向阳红”5号科考船的船长时,大家立刻兴奋起来,竖起耳朵,支起话筒,听他讲起当年的峥嵘岁月。

南海组记者梁卫浩采访南海预报中心主任俞建良

    在南海预报中心,俞建良主任一再感谢政府部门在海洋灾害来临之前第一个就想到他们,报国之心令人感慨。这位与海洋打了32年交道、将近退休的老人对自己的故事却一概不提,只是再三让记者采访年轻同志,因为“他们是未来的希望”。

南海组记者陈俊采访广东计量站国家海洋局工程师黄晓青

    在遮浪监测站,国家海洋局计量站广东站工程师黄晓青抽取海水样本后,小心翼翼地把破碎了的玻璃片一片片地捡起来带走。这位也工作了30年的海洋人说,我们就是做海洋环境保护的,决不能自己做破坏环境的事,哪怕是一支棉棒,也不能让它留在海上。

南海组记者梁卫浩采访汕尾站观测员黄建花

    在汕尾监测站,观测员黄建花说起验潮井房里的各种设备如数家珍,脸上总充满着自豪和喜悦。她负责监测海洋的气压、海浪等资料,台风来的时候别人都往家里跑,她却要相背而行,冲进验潮井房汇总各种数据。娇小的身躯在与狂风巨浪搏斗时,身体弯成了弓箭样,双手交替握着栏杆,一步一步往前挪动,30多米的路往往要花20多分钟。在这工作了20多年的她谈到这一切时语气淡然,似乎与死神相搏的人不是她自己。

南海组记者黄少焕采访原珠海监测站站长陈占全

    在珠海海洋检测站,已退居二线的老站长陈占全向我们娓娓道来他数十年的海洋监测生涯。南海区共14个监测站,陈占全去过其中的12个,他在最遥远、最困难的西沙监测站,一守就是四年多。

南海组记者梁卫浩采访闸坡监测站站长范计科

    闸坡监测站是南海区唯一一个参加联合国海平面测量项目的监测站,全球海平面上升多少,就是由这样的数据来决定,一点马虎不得。站长范计科自豪地说,他们监测的数字准确到毫米。当记者听到在上世纪90年代他们与当地部门的收入相差10倍以上仍坚守岗位时,我为他们的处境心酸、为他们的精神感动。当知道现在他们的待遇和检测设备都大大改善时,又由衷地为他们高兴。

    就这样,一路采访,一路感动。面对这些守望海洋的基层海洋人,我们随时打开话筒,纵情记录下他们的每一句话、拍捕到他们每一个工作瞬间。

    采访行程已走了三天多。眼下,我们每天向中国之声、经济之声、华夏之声供稿,一天连线三次,图片就更多了,大家都希望能有更多的空间去报道这些可敬的海洋人。

来源:中国广播网    责编: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