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前,宁夏军区给水团在永宁县闽宁镇打下“百井扶贫工程”的第一眼井。从此,这眼井使当地移民告别了长年吃窖水、苦咸水的历史。如今,这眼服役11年的老井已不堪重负,当年的“打井人”宁夏军区给水团闻讯后,立即赶到闽宁镇为这眼老井“看病”。
11年前的闽宁镇曾经是一片寸草不生的荒漠,来自西吉县、海原县等南部山区的农民移民至此地。为了解决当地移民人畜饮水、农业灌溉的问题,宁夏军区给水团将“百井扶贫工程”的第一眼井打在了闽宁镇。解决了闽宁镇福宁村等1万人的饮用水问题,移民不再为饮水发愁,沙荒地变成绿洲,粮食产量翻了两番,闽宁镇的移民的生活也有了奔头。
福宁村村民杨应梅告诉记者,她的家乡在西吉,1999年移民来到闽宁镇就吃到清甜的自来水。现在,镇子上家家通上了自来水,拧开水龙头就有水吃,这是以前在家乡根本不敢想的事。
而经过11年的运行,老井的水管锈迹斑斑,井下滤沙网严重老化腐蚀,出水量减少。尤其是机井内出现大量流沙给机泵运行造成严重威胁。
得知第一井“老化生病”的消息,宁夏军区给水团的战士们1月2日下午就赶到闽宁镇为老井“看病”。宁夏军区给水团司令部技术室工程师郭树周介绍,他们将用4天时间,用空气压缩机和新型的专业设备对机井进行清洗,让第一井重新焕发生机,为当地百姓造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