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独家音频 | 最新报道 | 图说给水团 | 团队之精神 | 军民鱼水情 | 人物风采录 | 给水兵故事 | 军民鱼水情 | 人物风采录 | 相关链接
团队之精神 更多...
·勇闯四大沙漠
·在联系实际解决问题上下更大功夫
·把主题教育搞活搞实
·人民军队的永恒主题
·井架前的军人荣誉
·汗水流尽方觉甜
军民鱼水情 更多...
·实践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典范
·南部山区逢盛事 回汉群众饮甘泉
·留在黄土高坡的记忆
·黄土高坡掘甘泉
·捧来清泉献边疆
·“百井维修”工程缓解西海固旱情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图说给水团
学校有了甜水井
中广网    2008-01-23 [打印本页] [字号   ] [关闭]
    

 

学校里的甜水井

 

 

陡坡村小学校长张瑾

 

    中广网银川1月7日消息(记者李志勇)陡坡村,是一个坡连坡、沟连沟的小山村。这里地质条件复杂,十年九旱,年平均降水量200毫米,沟谷里常年见不到积水,回汉群众世世代代靠水窖集流的雨水生活。说起当时村里缺水的景况,陡坡村小学校长张瑾表情格外的严肃,在不下雨的季节,要到10公里外的县城买水,水费和运费加起来,一吨要五、六十元钱。这个小学有200多名学生、9名教师,院内一个残破的水窖和一眼露了底的土井,是师生们原来吃用的全部水源。大旱时,窖水枯竭,学生们就从家里带水喝,因为孩子小只能带上一小瓶水,冬天的水带到学校就冻成了硬“冰棒”。而土井里的水一个昼夜最多能打起小半桶水来,只能供住校的教师做饭用。

 

 

学校里的水井

 

    宁夏军区给水团钻井某连克服重重困难,历时52天,为陡坡村打了3眼甜水井,一举解决了村民多年的饮水难题。张瑾校长再也不用为吃水问题发愁了,她感慨地对记者说:“真要感谢给水部队,要不是他们给我们打了井,我们哪有今天的生活啊。现在不仅师生们喝上了干净、卫生的甜水,附近的村民也享福了啊。而且给水团给我们打了井以后,了解到学校无法喝上开水,还捐赠了7台太阳能热水器和水壶,学生不仅能喝道甜水,还能喝道热水,他们的那种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给我们教职员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是打心眼里感谢解放军,感谢各级领导。”“谢谢解放军叔叔”这句话是记者在学校里听到孩子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学校里的孩子们

 

 

学校里的老师和部队领导亲切交谈

    
来源:中国广播网    责编:李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