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癸卯(2023)年百名书法家祭祀轩辕黄帝大典在浙江缙云仙都黄帝祠宇举行,以书香翰墨祭祀中华民族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缅怀始祖功德,振奋民族精神。

初冬的黄帝祠宇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下,“黄帝祠宇”四个小篆大字线条遒劲平整,沉稳而安静,这是缙云古代最有名的县令,同时也是唐代篆书大家李阳冰所写,百名书法家齐聚缙云,致敬这位“李斯之后小篆第一人”。

本次祭典由中共缙云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黄帝文化发展中心主任蔡利伟担任司仪,中国书法家协会原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郑晓华敬献美酒,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何涤非恭读祭文。

上午9时50分,寓意“九五至尊”,司仪宣布祭典正式开始。全体参祭人员肃立。大典共有7项仪程:击鼓撞钟、敬上高香、敬献花篮、敬献美酒、恭读祭文、行鞠躬礼、乐舞告祭。

第一项仪程开始,鼓声雄浑,钟鸣悠远,34通鼓声、15响钟鸣表达了全体中华儿女对轩辕黄帝的无限崇敬。

紧接着,主祭人上海《书法》杂志原执行主编,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胡传海,艺术史学家、书法理论家、艺术策展人朱中原,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秘书长、西泠印社理事刘洪洋,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篆书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柳晓康,中国先秦史学会会员项一中依次向轩辕黄帝敬上高香。

在庄重典雅的祭乐中,26位主祭团成员向轩辕黄帝敬献9个花篮。随后,郑晓华移步至轩辕殿内祭台前,双手端酒碗举过头顶,向轩辕黄帝像行鞠躬礼,敬献美酒。

“……远古文明,发端轩黄。仓颉造字,书法滥觞……”恭读祭文仪程,祭文追溯了中国书法的发展历程,表达了书家学子对汉字之美、书法之妙的高度文化自信以及发扬光大中国书法的美好愿景。最后,在行鞠躬礼和盛大的乐舞告祭之后,大典圆满礼成。

“这是我第二次来到缙云了,也是第二次参加祭典,非常开心,也很有意义。正因为有黄帝,我们中华民族才有主心骨,才有向前进的动力,我们的书法创作才有文化源头。”上海《书法》杂志原执行主编,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胡传海谈及参祭的感受时说。他是黄帝祠宇众多楹联的书写者之一。他介绍,书法创作强调天地人三者合一,缙云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给书法家带来创作灵感和动力,而通过祭典,书法家们进一步体悟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大的精神力量,这也为书法创作注入了不竭的动力。

编辑:王春然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