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5月17日消息(记者 齐智颖)5月16日,马可波罗成为在新“国九条”出台后首家IPO上会的企业。然而,这次A股市场时隔三个月重启的IPO审核结果是:暂缓审议。

此次深交所上市委会议现场问询主要针对经营业绩问题和应收帐款问题。需进一步落实事项则包括:结合发行人主要产品价格变化趋势、市场竞争情况、同行业可比公司情况等,说明并披露经营业绩是否稳定;说明单项坏账准备计提是否准确。

沪深北三家交易所上市审核规则显示,审议会议中发现发行人在发行上市条件、信息披露要求等方面存在有待进一步核实的重大事项,无法形成审议意见的,经会议合议,上市委可以对该发行人的发行上市申请暂缓审议,暂缓审议时间不超过2个月。对发行人的同一发行上市申请,只能暂缓审议一次。

当前,沪深北三家交易所公开发行并上市项目中,审核状态为“暂缓审议”的仅有马可波罗一家公司。

2023年下半年以来,IPO市场节奏和发行上市审核出现变化,阶段性收紧IPO节奏相关政策相继发布。2024年以来,IPO拟上市企业终止发行的案例颇多,同时上会审核出现了三个月的暂停。

公开信息显示,沪深两所最近的一次上市委会议是在2月5日,通过晶亦精微在科创板上市申请。自此,A股已连续三个月没有IPO公司接受上市委的审议。

3月15日,证监会发布《关于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从源头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试行)》,文件旨在从源头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强调压紧压实监管全链条各方责任;此后4月12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新“国九条”),提出完善发行上市制度、科创板属性评价标准,提高针对在审企业及相关中介机构现场检查覆盖率等充分体现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的主线;至4月30日,沪深交易所再发股票上市审核规则等9项配套业务规则,涵盖上市审核、发行承销、持续监管各环节,进一步推动IPO配套细则落地。

华金证券研报分析,中长期来看倾向于认为,IPO常态化机制回归,是新股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有助于新股板块自身投资周期运行规律逐渐恢复稳定,新股次新的投资逻辑或得以强化;而短期来看,新“国九条”及多个发行上市相关细则均为4月之后陆续发布,新股审核、发行、上市、定价、交易等可能多个实操环节正在修正磨合,新股供给节奏上暂时可能还将相对有限。(央广资本眼)

编辑:曹倩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