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8月28日消息(记者 孙汝祥)“国际上所有成功的游戏IP都有一个共性特征,那就是能够和人的情感达成共鸣。”中信证券传媒首席分析师王冠然日前做客《中上协会客厅》时表示,很遗憾的是,中国很多游戏只重技术和数值,对于故事架构和情感连接则存在欠缺。

王冠然还指出,Z世代民族自信不断增强,对于传统文化以及国潮文化有着更强的认同感,促使游戏行业发生一些积极变化。

中信证券传媒首席分析师 王冠然

“中国的游戏企业其实在营收端和盈利能力方面,可以说是傲视群雄,变现能力是非常强的。”但王冠然同时指出,“中国的游戏企业却并没有创造出太多的全球化的IP。”

问题出在哪里?

王冠然认为,国际上成功的游戏IP都有一个共性特征,那就是它能够和人的情感达成共鸣。“但我们很遗憾的看到,现在中国很多游戏公司在做游戏的时候重技术和数值,对于故事的架构和情感的连接其实是有一定欠缺的。”王冠然表示。

为什么有些传统游戏虽然故事讲得没有那么好,画面也没有那么惊艳,但却能一直依然火爆至今,成为一代人共同的回忆?

在王冠然看来,答案就在于玩家和游戏的情感还连接着,所以愿意持续地去消费,而这也是IP能够带来游戏常青的一个很重要的逻辑。“其实IP最重要的是能够有一个非常突出的价值观和用户的情感沟通。”王冠然强调。

不过另一方面,中国的游戏产业也在发生着积极变化,突出表现之一即是中国文化IP的构建,而这背后与Z世代的贡献息息相关。

“基于中国文化构建的IP和内容,它的消费能力在不断地增强。”王冠然认为,这与中国人口结构有关。

据王冠然介绍,主要由95后、00后组成的Z世代所受高等教育水平大幅高于千禧一代,成长过程伴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与城镇化建设的突飞猛进,其消费能力与消费观得以重塑。Z世代民族自信不断增强,对于传统文化以及国潮文化有着更强的认同感。

“传统上,游戏是为数值而付费,现在很多的游戏是为爱、为角色去付费。95后带来的一个变化就是用户粘性特别高,为爱发电,因为喜欢一个角色,愿意为内容付费。”王冠然表示,“这也使得新的游戏创作会更注重于内容本身。当然技术也很重要,但是内容创作已经被摆到一个很高的战略位置。”

Z世代用户带来的第二个变化是留存率和付费率的提升。

“传统的游戏付费率10%至15%就已经是一个非常高的水平,次留做到50%至60%也已经很高了;但很多新游戏留存率极高,付费率极高,而它的单体数值的天花板会比较低,同时它的营销成本也比较低。”

这样的变化也给游戏厂商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需要一些新的国风游戏。我们现在看到的游戏还是日系、韩系的更多一点。”王冠然指出。

其实,早在2021年的研报中,王冠然就已指出,随着Z世代成为主流消费群体,Z世代的结构性人口红利将主导未来3年的游戏产业发展。同时,年轻向游戏公司依托其更高的游戏品质,其游戏用户的付费率、用户粘性以及货币化潜力更高,在产业链地位也更强,利润率水平也将更高。

而在2022年的研报里,王冠然就预计,未来中国游戏厂商将立足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并对标世界一流,构建游戏领域的核心竞争力,打造更多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符号,让中国故事和中华文化借助科技和创意的翅膀在国际上走得更远。(央广资本眼)

编辑:李慧敏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