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3月4日消息(记者 孙汝祥 实习生 杨洁蕙)2023年到底是不是中国创新药的“丰收元年”?跨国公司到中国频繁“扫货”意味着什么?创新药企有新品无利润的困境咋破?国内赚合理利润、海外赚超额利润是否行得通?创新药进医院,如何打破“最后一公里”?……

《沪市汇·硬科硬客》第三期“问策创新药”在全国两会前录制,节目现场一个个重磅问题被抛出。4家科创板创新药龙头企业嘉宾直面尖锐提问。

参与录制的嘉宾包括百利天恒创始人、董事长朱义,君实生物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邹建军,荣昌生物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房健民,迈威生物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刘大涛。广发证券生物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罗佳荣担任本期节目主导嘉宾。

《沪市汇·硬科硬客》录制现场

“科创尖端、硬客前瞻”!《沪市汇·硬科硬客》是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网共同打造的、高度融媒体的高端访谈栏目,栏目旨在为“硬科技”发展标志性的灵魂人物,构建全方位展示和深度交流的空间,让创业科学家进行经验总结、路径复盘、行业展望以及建言献策,进一步引领、助力科创板产业链生态不断完善进而实现高质量发展。

跨国公司中国“扫货”意味着什么?

2023年开始,在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出现了一个新的现象,就是多家跨国公司跟本土企业达成了产品授权合作。行业呈现跨国公司来中国“扫货”的状态。2024新年伊始,国产创新药海外授权交易加速,多家跨国药企与中国本土创新药企达成产品授权合作,1月前两周即完成12笔。

百利天恒创始人、董事长 朱义

对于这一现象,朱义认为,这是我国生物医药生态近十年发展的丰硕成果的一次展现。说明中国人已经创造出全球跨国企业认同的创新的技术和项目。而且,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生物医药创新生态体系已经在中国显现。

君实生物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 邹建军

“这说明中国创新药的科技含量越来越得到更多大企业的认可,将来会有越来越多来自于中国制药人所做的同类最优或行业首创产品能够走上世界的舞台。”邹建军如是表示。

中国创新药在全球啥位置?

回顾过去的2023年,业内普遍认为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年份,被誉为国产创新药丰收的“元年”。

迈威生物董事长、首席执行官 刘大涛

“2023年是多年积累之后的厚积薄发。”刘大涛介绍,2023年,中国创新药总批准数量较2022年增加了60%。全行业过去一年的对外授权约220亿元,已经超过了医药类上市公司IPO募资总量。

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创新药40个,较2022年增长74%。

刘大涛表示,2023年对于迈威来说,可称成果丰硕的一年。迈威作为一家初创企业,2023年有了首个上市的商业化产品、两个创新药进入了Ⅲ期临床、实现了一个创新品种的海外授权合作。

毫无疑问,对于百利天恒来说,2023更是收获满满。

“2023年是我们的幸运年、也是真正很丰收的一年。”朱义表示,实现了百利天恒的第一笔共同开发、共同商业化的海外交易,合作方是BMS(百时美施贵宝)。

公开信息显示,此次交易总金额为84亿美元,首付款为8亿美元,是ADC领域有史以来不管首付还是总额都是最大的一个交易。

“不仅仅对于君实,对于中国的创新药企来说,2023年都是一个非常振奋人心的里程碑式的年份。”邹建军如此总结。

邹建军介绍,在这一年,君实生物自行研发生产、自行完成了所有临床研究以及递交上市申请的生物制品PD-1,被FDA正式批准上市,成为美国批准的唯一一个用于治疗鼻咽癌的药物;自主研发了全球首个B和T淋巴细胞衰减因子单抗,获得了FDA和中国药监部门的批准,在全球开展Ⅲ期注册临床研究等。

荣昌生物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 房健民

“过去的十几年,中国的生物医药取得非常长足的进展,归纳起可能有四点。”房健民认为,其一,是国家对创新药创新的支持,特别是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新药专项的支持;其二,是监管的改革极大地提高了审评审批的速度,新药创制一系列体系已经建立;其三,医保政策解决老百姓用药的可及性的问题,对创新药的销售非常重要;其四,资本的环境,特别是科创板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那么,在行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中国创新药在全球是什么样的位置?

朱义表示,种种迹象表明,从2023年开始,我们国家的生物医药的创新,已经开始走向世界的前排。

邹建军认为,一方面成绩是巨大的,但是相较于欧美,在源头创新和商业化方面还有距离。“实际上我们好多公司缺乏全球商业化能力”,邹建军补充道。

“中国人真正强的是技术上的创新,但是真正科学创新的药物靶点的发现,新的疾病机制的发现,这方面和美国差距仍然不小。”刘大涛表示。

科创板对于创新药行业作用几何?

诸多创新药企在科创板上市,相当于被投资人更广泛地看见并在更广的范围被认知被了解。

“我们2023年1月6日挂牌,拿到了9.9亿,换来了ADC有史以来单个资产最大的一笔交易,8亿美金的首付、84亿美金的总额,对我们来讲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朱义进一步解释,百利天恒在做上述交易前完成了800多个样本量的入组和评估的数据。这个数据得益于在科创板的上市,募到了资金来做临床研究。

迈威生物从注册成立到科创板挂牌上市总计不到5年时间,从资本市场上募集了约35亿元资金。

“我们是科创板的受益者。研发投入、销售团队和工厂的建立,都依靠大量的资源投入,没有科创板的加持,就没有目前这样的发展速度。”刘大涛表示,此外,科创板上市完善强化了公司治理和规范运营,使公司具备了更加良好的发展基础。

广发证券生物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 罗佳荣

罗佳荣认为,创新药是一个历时漫长、投入巨大的产业。科创板的推出其实也为整个中国投融资的产业链,从一级市场到二级市场,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生态体系,对产业的发展起到了莫大的催化作用。

中美创新药定价差距为何数十倍?

以君实生物的PD-1为例,该产品在美国上市,其销售价格竟达国内的33倍!为何有如此大的差距?

“确实,这个产品在国内大概一支是1900多元,在美国一支约合人民币64000元。”邹建军表示,在没有国产PD-1之前,肿瘤患者使用国外的PD-1全年的治疗价格大约15万美元。目前国产药一年的费用为人民币3万-5万元之间。让我们的中国老百姓能够用支付得起的价格获得最好的治疗,这也是中国创新药企的社会责任。

中美定价差异一个很主要的原因是支付体系是不完全一样的。中国相对来说是比较单一的支付体系,如果没有医保的话,病人就是自费。但是在美国它有更综合的支付体系,包括商业保险以及医疗保险等。

刘大涛从“人均”的角度解释了这一差异。

“我国主要的支付端是在医保,医保支付的中国整体的医疗投入占GDP约7%,美国占到17%。中国人均的投入大概是6000元,美国人均投入转化成人民币为9.7万左右,是中国的15倍。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国的药价是美国的1/15,是很正常的现象。”刘大涛表示,迈威自己提出的口号是,在国内要开发让老百姓用得起的好药,去发达国家赚取我们的超额利润。

刘大涛进一步表示,全世界也只有美国有这样的药品价格,美国的创新药占掉了全球的创新药利润的一半。这也提示我们,类似美国这种高投入和高药价,在世界上其他地方没办法复制,中国有自己的路要走。

创新药企有新品无利润的困境咋破?

与价格相关联的还有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当前创新药企普遍面临的一个困境,就是中国的生物制药企业很难盈利,产品上市了但企业还不盈利。

“哪怕我们不追求高的药价,但是总要一个合理的价格。我们常说谷贱伤农,但是我们药价太低,实际上是伤这个行业。把创新药和仿制药的价格体系分开来非常必要,要允许企业有一定的自主权来定价,特别是对解决临床需求有重大价值、有突破性疗法认定的创新药。”房健民建议。

朱义认为可以从两个方向去尝试努力解决问题。

“第一,创新药可不可以市场定价,基本医保支付一部分基础的费用?第二,我们14亿人口,假设有两亿富裕人口,他们是有能力自费的,是否可以让创新药面向这两亿人口不设门槛,可以随时获批、随时进医院、随时处方?不需要制度性的大的改变,只是政府给予一些政策上的配套,让企业活下去,形成可持续的局面。”朱义表示。

刘大涛认为,定价所关联的问题还有药品的可及性问题,包括几个方面。

第一,患者能不能接触到这个药?中国的药品批准上市以后,即使进了医保,我还要一家一家地去进医院。这对企业来讲是最大的一个问题,实际上,只要保证一定的规模,是有效益的。

第二,需要有一些商业模式的创新尝试,比如某一药品价格比较高,用这种药治不好,收一半的钱甚至不收钱。同时给患者买商业保险来做一部分的支持。

第三,中国以前的主战场都还是公立医院,限制很多。但一些专科领域已经出现了不少民营医院,机制相对简单,只要价格合适能够对患者起到疗效,接受起来会更容易。

朱义认为,我国药品经济应该是个低价市场,在营销上应该是极度控制成本的一个低成本运营的商业模式。

创新药进市场“最后一公里”咋破?

“谈到药品怎么进到市场,目前来说还是存在一些障碍的。”房健民表示,中国的优势是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是能够解决问题的,只是你要及时发现这个问题要去解决。药企做好药企的工作,相关部门和机构要负好责任,各司其职,光是压低价格不是一个长远的办法。

邹建军也表示,一家一家医院去进药,是很多企业面临的一个相同的困境。

对于“最后一公里”,邹建军举例说,医院的药事会决定哪些药可以进医院,但有些医院一年只开一次。如果你错过这次机会,就需要再等一年甚至更长。

“不论定价是高举高打还是低举低打,最终还是要解决临床需求、临床可及性的问题,还是药到底有没有进医院,进了医院开不开得出来。这些都需要从政策层面给予支持,实际地解决企业的困境。”邹建军表示。

朱义认为,这个问题不是仅仅是医保的问题,而是需要卫健委、发改委甚至国务院的协同。

嘉宾们一致认为,实际上我们国家不是药多了,而是有用的药太少,没用的药太多。

有声音说2024赛道属于医药,是否认同此说法?

对于“2024年赛道属于医药”这个说法,刘大涛断然否定。

“我觉得肯定不属于医药。”刘大涛表示,医药产业在整个经济总量里占比不大,不可能成为资本市场的主角。悲观一点说,中国医药发展的资本热情高涨的周期过去了,至少目前可能处于一个相对的低潮,可能低潮还会持续若干年。

“大家很多人说冬天过去了,我觉得医药行业刚刚入冬,确实需要做很长周期的心理准备。”刘大涛补充道。

房健民基本同意刘大涛的判断,他表示,前两年的疫情使医药成为一个投资比较热的领域。“正因为有前几年的投入,我们看到了一些成果,那么多的海外授权、新产品上市等等,资本对创新的驱动是非常明显的,资本市场的波动有周期性,很好理解。”房健民表示。

房健民认为,目前中国社会的发展,对健康要求的提高,人口老龄化、肿瘤比例在增高,都会给市场带来对药物的需求。而作为投资者来说,在低谷的时候恰恰就是投资的机会。投资人还是要相信能够找到比较有潜力的产品、有潜力的公司。

2024年创新药领域哪些赛道值得重点布局?

“我觉得2024年属于ADC(抗体偶联药物)这个细分赛道,生命药当中ADC一定是一个风口,值得去关注的。从我个人对药物类型研究来看,这个药物类型会在未来10年、20年,彻底改变肿瘤治疗的现在的格局。”朱义对此很笃定。

刘大涛表示,ADC是一个靶向的化疗,但是它和免疫治疗有非常好的协同。它可以释放出来一些新的抗原供免疫细胞来识别,这才是它真正的价值所在。

“我想在未来几年可能ADC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赛道,但从我的经验来看,在不远的将来,大量ADC项目的失败会是个大概率事件。”刘大涛表示。

“可能将来的5年、10年甚至20年,我们还有很多的事来做ADC,当然你不知道是哪一个靶标,哪一个肿瘤会有突破,但是肯定会有此起彼伏、层出不穷的产品出来。可以说,ADC结合免疫治疗前途无量。”房健民如是表示。(央广资本眼)

编辑:曹倩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