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9月2日消息(记者 孙汝祥)统计数据显示,沪市ETF净流入金额逐年增长,2021年以来累计净流入超1.2万亿元,已成为引流增量资金的突破口。

2024年上半年,超4500亿资金涌入沪市ETF,已达到2023年全年净流入的八成。其中,股票型ETF净流入达3886亿元,占总净流入的84%;宽基ETF总规模增长47%,达9509亿元。沪深300ETF、上证50ETF等主流宽基ETF成为机构投资者重要的长期配置工具。

与此同时,指数投资开始成为带动长期投资的新增长极。

上半年,ETF等指数产品持有沪市公司市值达1.2万亿元,占沪市整体市值约2.3%,相较去年同期增幅超1个百分点。其中,沪深300、中证500、中证A50等指数产品持有沪市公司市值超7000亿元,上证50、上证180、科创50、科创100等指数产品持有沪市公司市值超3500亿元,较去年底提升约16%。

同时,高分红、低估值证券表现优异,上证红利指数、上证红利价值指数分别上涨12%、11%。

借助“科创板八条”东风,科创板指数产品实现阶跃式增长。两个月来推出科创200、科创AI等8条指数,科创板指数总数达24条,增幅50%。

指数的丰富带动科创板投资生态良性演化,科创板指数已成为投资者把握科创板整体、硬科技细分行业投资机会的重要工具。目前,科创指数产品总规模达1538亿元,其中科创50、科创100产品规模分别达1289亿元、160亿元。指数产品和指数投资已成为科创板投资端的“压舱石”。(央广资本眼)

编辑:曹倩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