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大伯今年75岁,反复咳嗽10多年了,每次闻异味后更是咳嗽不止,进食后及晨起后总感觉咽喉部有东西堵着,咳嗽后感觉食物往上返流,反复就诊于多家医院的呼吸科和耳鼻喉科,吃了不少的中药、西药,还是控制不理想,后来长期口服“吡非尼酮”治疗,仍咳嗽不止,严重影响夜间休息。

听说医院开了胃食管反流门诊,抱着试试看的心情,贺大伯前往医院就诊,医生详细询问了患者病史,查体发现双肺散在爆破音及痰鸣啰音,医生判断老伯的咳嗽可能是胃食管反流引起的,长期反流导致的肺间质纤维化。随后做了胃镜、24小时pH值监测等多项检查后,确诊老伯为胃食管反流病、食管裂孔疝、肺间质纤维化,随即调整用药,治疗4周后咳嗽症状明显改善,续用至第八周,咳嗽及咽喉部不适基本消失。

很多人疑惑呼吸道和食道不是两个系统吗?怎么咳嗽还和胃有关系呢?其实鼻后滴漏综合征、咳嗽变异性哮喘和胃食管反流病(GERD)被认为是引起慢性咳嗽的三个最重要因素。其中,高达20%~40%的慢性咳嗽由胃食管反流病引起的。

食管和气管通过会厌闭合调节,当患者存在食管裂孔疝或胃酸过多时,胃酸容易反流入食管,引发一个复杂的神经反射弧引起咳嗽,或是反流物质直接吸入气管引起咳嗽。同时咳嗽造成的腹压增高会加重食管反流,形成恶性循环,咳嗽迁延不愈。

部分咳嗽患者伴有反流、烧心等GERD的典型症状,但也有不少患者完全没有反流症状及与进食相关的消化道症状,只有咳嗽或哮喘、咽部不适等呼吸道表现,临床很难确诊。

慢性咳嗽患者同时有以下表现:在饱餐、进食甜食、辛辣食物、咖啡、浓茶、饮酒后或夜间平卧时咳嗽明显或加重;同时合并胃食管反流症状,如反酸、烧心、咽喉部或胸骨后异物感、胸痛等;咳嗽常以干咳为主,病人常于餐后、夜间或熟睡中突然出现阵咳或呛咳,坐起后可缓解,应考虑是胃食管反流病导致的咳嗽,可以调整生活习惯避免反流,或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质子泵抑制剂(PPI)进行诊断性治疗2周,若咳嗽缓解或消失,胃食管反流病可能性比较大,如果症状缓解不明显或反复发作建议到医院进一步检查胃镜、上消化道造影或24小时pH值阻抗监测等,进一步规范治疗。

作者:姚玉霞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消化内科

编辑:智陈阳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