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背景下,近年来,云南大理古生村科技小院依托云南省科技厅“建设大理市古生乡村振兴科技创新村”项目,联合高校科研力量,以培训赋能民宿产业,为乡村振兴绘制了新图景。

古生村科技小院秉持“教育先行、科技赋能”的发展理念,积极探索农村产业转型路径。团队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古生村在发展特色民宿方面潜力显著。2023年初,小院借助政策引导、基础设施改造等方式,激发村民参与民宿产业的积极性,使村内民宿从最初的几家发展到几十家,形成规模效应。

随着产业规模扩大,村民在经营管理、服务质量等方面的短板逐渐显现。2024年10月,古生村科技小院联合大理州财贸学校等多方力量,建立“古生村农民技能培训基地”。在为期一年的实践中,小院精心设计了40期课程、80个课时的系统培训,引入地方专业教师资源,课程涵盖民宿服务、运营管理、客户接待等实用技能,还创新融入白族传统文化体验设计,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

村民何耀雄表示:“过去只是为游客提供住宿,现在我们学会了如何融入白族文化,打造有特色、有故事的民宿。”通过“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科技小院帮助村民从模仿式经营走向品牌化管理。

在推动民宿产业发展的同时,科技小院还积极推进“妇女联合创业基地”建设,针对无法直接参与民宿经营的妇女群体开展手工艺制作、电商直播、特色餐饮等技能培训,拓宽女性就业与创业空间。

民宿产业的壮大也带动了当地餐饮、交通、手工艺品等相关产业链发展,为古生村经济注入活力。据统计,2024年该村民宿带动村民增收超300万元,参与民宿经营的农户超过120户,吸引多名青年返乡创业。

据悉,古生村科技小院通过科学规划、分步实施,探索出“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可复制乡村振兴路径。过程中,始终秉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原则,将科技赋能贯穿产业培育、人才培训、文化创新全过程,深度挖掘本地文化资源,提升村民经营能力,推动“文化+旅游+科技”深度融合,助力古生村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民宿品牌,形成集地方特色、文化温度与市场价值于一体的民宿经济新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了示范样本。(记者彭锡 通讯员 王玉珏 鲍璇)

编辑:魏文青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