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红河5月21日消息(记者 赵贝贝)5月20日,“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旅居云南”系列新闻发布会·红河专场在阿者科村召开。红河州正以“1138”旅居模式为核心,系统推进旅居村建设,全力打造300个精品旅居村,邀请大众走进“一村一景、一寨一韵”的红河村庄,共赴一场“跨越山水、浸润时光”的诗意栖居之旅。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地处北回归线,坐拥大围山、黄连山、分水岭三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全国第一个“天然氧吧州”。依托千年哈尼梯田、临安古城、建水紫陶及百年滇越铁路等7张历史文化名片,红河提出“1138”旅居模式,即以“1个旅居村院”为基点,整合全州13个县(市)资源,推出乡村旅居、城镇旅居、度假旅居、医养旅居、养老旅居、文艺旅居、体育旅居、边境幸福旅居8种旅居业态,系统推进300个精品旅居村建设。

中共红河州委副书记、红河州人民政府州长罗萍介绍,2024年红河州接待游客超9034万人次,80余万“生活家”选择在此长居,“旅居云南 红河最好在”品牌效应持续释放。当前,全州已构建“快进慢游”交通网络,51个A级旅游景区与特色村寨无缝衔接,200余家高品质酒店民宿全域覆盖,5家三甲医院及康养社区、温泉疗愈中心为健康护航。

红河哈尼梯田(央广网记者 赵贝贝 摄)

发布会上,罗萍以沉浸式推介描绘了红河旅居图景。旅居者来到红河可以跟随村长踏入哈尼梯田,捕捉稻花鱼,感受“四素同构”农耕智慧;漫步金平绿洲山谷,看亿万蝴蝶与彩虹共舞;乘滇越铁路米轨小火车探访碧色寨、人字桥,品云南首杯滴漏咖啡,再扎进弥勒森林温泉洗去疲惫。旅居者还可循《三餐四季》的足迹,在建水乡会桥村划船采草芽、烹制百年老宅“草芽宴”,配一碗鲜香汽锅鸡;到石屏坝心镇体验古法井水点豆腐,夜围炉火烤豆腐、听彝族海菜腔;或品尝蒙自过桥米线、绿春酸汤鱼等,“感受灶台上腾起的烟火气”。

“红河每一座村庄都是活态民俗博物馆。”罗萍表示,11个世居民族在此织就多元文化图景:四月元阳傣寨泼水节,水花映照筒裙摇曳,傣家古乐奏响祝福;六月弥勒彝寨火把节,阿细跳月弦声激荡;十一月绿春哈尼长街宴,千桌美食蜿蜒古街,红米杜康与欢笑交融,“民族团结的故事在席间流淌”。非遗技艺更在匠人手中“活态传承”,游客可学习建水紫陶刻填、个旧锡器錾刻、彝族刺绣。

为让旅居者找到“第二故乡”,红河推出深度体验,旅居者可以租一间带院民居,清晨种花、午后学艺、夜晚火塘夜话,尽享“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闲适;或参与生态农业、非遗传承等项目,让旅居成为“与乡村共创价值的美好实践”。

编辑:魏文青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