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昆明5月18日消息(记者 魏文青)今年5月18日是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连日来,云南省围绕主题陆续展开“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宣传活动,聚焦博物馆在新时代社会转型中的功能定位,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
主会场活动由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云南省文物局)与曲靖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于5月18日在曲靖市博物馆和“旅居云南”第一村土瓜冲村同步举行。活动现场发布了《云南省馆藏抗战文物名录(第一批)》,并推介全省博物馆优秀陈列展览项目,展现近年来云南文博工作成果。
在文物鉴定服务环节,省内文物专家为民间收藏爱好者提供现场咨询,普及鉴定、保护相关知识。同期开展的“爨体书法精品展”集中呈现爨文化艺术魅力,展示其在云南多元一体历史文化格局中的重要地位。以“继承—发扬—创新”为主线的“古韵新芽”青少年艺术作品展,则通过“爱家乡→爱祖国→面向未来”三个板块,引导青少年了解并创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为让优质文化资源深入基层、惠及群众,系列活动还走进“旅居云南”第一村,举办“拓影流芳——馆藏书法金石拓片展”及“青年力量”文创设计展,并围绕苔藓画、古法香牌、石刻拓印等传统手工艺开展九项沉浸式文博体验课程,增强公众参与感,展现“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的文化魅力。
除主会场外,云南16个州(市)文化和旅游部门也结合地方实际,同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博物馆宣传教育活动。据统计,“5·18国际博物馆日”期间,云南全省各级博物馆、纪念馆共计划开展各类主题宣传活动237项,涵盖展览联办、交流互展、巡回展示、公众讲座、亲子活动、研学课程、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拉近博物馆与公众的距离,拓展文化传播广度与深度。
据介绍,云南各地将持续探索博物馆在新时代社会变革中的功能定位,推动文博资源创新转化,为文化强省建设注入更多时代动能。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