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楚雄10月1日消息 (见习记者 魏文青)松针从南永二级公路铺进会场,彝族老者吹响古朴的喇叭迎宾调,彝家姑娘端上拦门的“羊角酒”。9月30日,2023年中国·南华农民丰收节暨龙川镇渔乐节在“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岔河村举行,十里八乡赶来的居民和慕名而来的各地游客挤满了岔河村彝人小镇的广场和游廊。

迎宾演出(央广网发 文旅头条供图)

迎宾演出刚刚结束,彝族标志性的传统庆祝活动“爬油杆”紧接着开始了。“爬油杆”是彝族源自远古的一种习俗。活动开始前,活动组织者们会精心挑选一棵七八米高的笔直松树,将其砍下并修去树枝和树皮,用水清洗净后再用猪油和香油反复涂抹松杆表面,使其变得光滑。活动当天,组织者们会将提前准备好的只剩树梢枝叶的松杆竖立在广场中央,活动开始后十多支队伍轮流尝试往上爬,比哪支队伍能够用最短的时间摘下信物。每支队伍由五人组成,其中壮汉负责托底,身手敏捷的队员则负责爬杆摘取信物。由于松杆表面涂抹了猪油和香油,变得非常光滑,即使想要稳稳抱住都很难,更别提还要爬到树梢摘下信物了。

活动现场,各队伍为取得信物,摆出了千奇百怪的造型逗得场内笑声、叫好声此起彼伏。最终,一名身手敏捷的彝家妹子成功地在众人的欢呼声中摘下了信物。

“爬油杆”活动(央广网发 文旅头条供图)

随后,重头戏“摸鱼”环节开始,参与者们头戴红帽、挽高裤脚、拎着小桶争先恐后地跳进水田。不一会儿,大家就捉满了一箩筐的稻花鱼,看着手中活蹦乱跳的稻花鱼,游客们笑得合不拢嘴,纷纷表示:“参加这次活动,我们不仅感受了脚踩泥地的柔软,还体会了丰收的欢乐,这里真是节日玩耍的好去处。”

摸鱼活动(央广网发 文旅头条供图)

近年来,南华全县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努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美,让农民腰包越来越鼓、生活越来越美好。南华县为了进一步厚植“三农”情怀,深耕“三农”事业,用过硬的成果持续增强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特举办此次南华农民丰收节暨龙川镇渔乐节。活动围绕春华秋实庆丰收、产业振兴促发展、生态宜居民幸福等主题,全方位展现美丽乡村建设,唱好“冬种油菜、春赏花海、夏栽水稻、秋收鱼米”四季歌,绘就南华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崭新画卷。

编辑:赵贝贝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