裹满果粉的蓝莓(央广网发 鹤庆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央广网大理9月18日消息(记者 魏文青)金秋时节,大理州鹤庆县草海镇安乐村的566亩蓝莓基地迎来采收高峰。走进白色大棚,一簇簇蓝莓挂满枝头,果实饱满透亮,成为当地村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这层果粉越完整,果子越新鲜。”果农李玉珍一边熟练采摘,一边告诉记者,为保护蓝莓表面的果粉,她和工友们都戴着特制指套,确保果实品相。
依托海拔2800米的昼夜温差和充足光照,鹤庆云海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邬少君介绍,基地采用基质无土栽培和全自动水肥一体化技术,让蓝莓糖度稳定在15至16°Brix,花青素含量高于普通蓝莓,即便售价高于其他产区,仍销往上海、广州等高端市场,常年供不应求。
村民正在分拣蓝莓(央广网发 鹤庆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蓝莓从采摘到入库的“鲜度保卫战”同样紧凑。果实在1小时内被预冷至8℃,经人工分拣、打包,全程不超过3小时,随后进入冷库保鲜。“这样能最大程度锁住新鲜,运到北上广依旧饱满多汁。”邬少君说。
这片蓝莓基地不仅产出优质“蓝果”,更是安乐村的“增收园”。基地采取“党组织+企业+村集体+农户”的模式,流转全村566亩土地,累计向村民支付土地流转费150余万元、务工工资近200万元,带动20000人次就近务工,100余户年均户增收1万元。“在家门口打工,还能照顾老人孩子,真是两不误。”村民说。
为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当地正在推进总投资300万元的冷链加工冷库项目,将建设500平方米冷库和400平方米分拣车间,预计年内完工,投用后将带动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约20万元。
目前,566亩蓝莓已全面挂果,预计年产量可达200吨、产值突破1500万元。鹤庆县正依托特色产业,不断绘就乡村振兴的“莓”好图景。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