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大理4月18日消息(记者 赵贝贝)在第32届中国(长安)兰花博览会上,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200余盆精品兰花参展,其中“莲瓣兰艺草贵妃”斩获特金奖,“莲瓣兰艺草锦上花”摘得金奖。同时,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与鹤庆县完成会旗交接,标志着第33届中国兰花博览会正式进入“鹤庆时间”。

鹤庆县有1100多年种植兰花的历史,素有“中国莲瓣兰之乡”“大雪素之乡”的美誉。在本次博览会上,除“莲瓣兰艺草贵妃”“莲瓣兰艺草锦上花”获得特金奖和金奖之外,鹤庆展区的“小阳台大产业”板块,立体呈现了鹤庆从零散式家庭养兰到产业集群的蝶变历程,兰花产业在鹤庆已然成为“美丽产业”,并且不断发展壮大。至目前,投资3.4亿元建成的特色花卉产业园一期,已入驻46家龙头企业。自2021年起鹤庆县每年安排600多万元,并出台各项文件多方面支持特色花卉产业发展。

据悉,鹤庆拥有莲瓣兰品种近千个,占云南60%至70%的单品种苗资源,全县9个乡镇96个行政村普及兰花种植,85%的农户掌握兰花养护技术,小阳台、小庭院成为产业发展的“细胞单元”。在鹤庆有40年来从不间断的兰花集市和年交易额上亿元的专业市场。

“莲瓣兰艺草贵妃”斩获特金奖(央广网发 鹤庆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一朵兰花带活一方经济。鹤庆县有1.5万人依托兰花种植就业,脱贫户占比12%,职业花农与电商主播队伍高达千余人。截至2024年底,全县兰花种植户达9600余户,种植面积2000余亩,盆栽数量300余万盆、1500余万株。2024年产值7.2亿元,亩均产值35.6万元,是传统农业的50倍,真正实现“小空间撬动大经济”。

悠久的兰花种植历史,也让兰花符号融入民居雕刻、白族壁画、手工刺绣中,鹤庆人养兰爱兰由此可见一斑。2023年兰花被确立为县花,成为刻入地域血脉的文化标识。随着中国兰花博览会“鹤庆时间”的开启,该县正以兰博会为契机,推动产业向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升级,勾勒“全国莲瓣兰集散地”“全国莲瓣兰交易中心”“全国莲瓣兰种植和种苗基地”的宏伟蓝图。

接棒第33届中国兰花博览会后,鹤庆按下“快进键”,打好筹备会展“组合拳”,组建13个专项工作组,投资700万元改造特色花卉产业园,规划69亩开幕式场地及7206平方米5大主题场馆,加大特色花卉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力度,从文旅融合到旅居鹤庆全方位推进,着力办好“惟有兰花香正好”的国家级盛会。

编辑:魏文青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