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是农业大省,近年来,云南省税务部门全力落实惠农助农政策,持续优化办税缴费服务,以税助农、兴农,为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翅膀,为新农人创业致富畅通绿色通道。

让更多农产品装上“中国芯”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多打粮、打好粮的基础。云南省税务部门积极发挥税收职能作用,落细落实各项税费优惠政策,为种子企业做大做强做优注入源源不断的“税动力”。

云南盛衍种业有限公司是玉溪市华宁县一家现代化民营种子企业,主要从事玉米良种的研发。该公司财务负责人普前瑜表示:“近三年公司发生研发费用774万元,2023年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近204万元,科技研发的资金压力得到缓解。”

为助力本地制种产业高质量发展,当地税务部门积极履行工作职责,靠前优化税费服务,全面落实制种产业涉及的免征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引导企业加大新品种研发力度。

“现在我们公司审定品种9个,有6个新型专利,4个植物新品种权,还与中国农科院、云南农业大学等高校院所开展育种研发,企业的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普前瑜说。

同样因税惠支持拓宽经营之路的还有大理市洱源县邓川镇的云南良禾种业有限公司,其研制的玉米优质品种,带动主要种植基地1800多户农户增收。为助力企业发展,当地税务部门依托税收“大数据”,建立种子企业“一企一策”的“成长档案”,并通过税务专员定期入企走访,及时掌握企业所需所盼,快速回应企业涉税诉求,助力企业办税无忧。“2024年至今,公司享受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减免征收企业所得税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减免达398万元,极大提振了企业的发展信心”。该公司财务负责人罗茶林说道。

延链更强链,田间连起车间

作为一家专门从事哈尼梯田保护、产业培植、农产品加工、销售和科技培训为一体的服务型企业,云南红河酷爱哈尼梯田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每年可生产加工2万吨优质稻米,带动全县10万亩哈尼梯田红米规模化种植基地建设,直接受益农户3万户15000余人。

红米生长在海拔1400米以上的哈尼梯田,因变化多端的气候和残酷的自然灾害,造成梯田红米的种植成本较之普通稻米更高,让公司的资金周转一度出现压力。当地税务部门了解情况后,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精准辅导企业享受税费优惠政策,帮助企业增信心、促发展。“去年公司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39万余元,我们将资金用于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公司负责人杨建炆说道。

走进临沧滇晟农林发展有限公司,一辆辆货车鱼贯而出,将这里的魔芋精粉运往全国各地。公司法定代表人吴昊林说,公司成立至今共享受税收优惠近385万元。在“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下,2023年公司共加工销售魔芋精粉500余吨,产值达2000余万元,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11.1万元,带动尖山村及周边村寨746户农户种植魔芋5500余亩,种植户户均增收1.3万元。

为传统农业插上科技翅膀

涉农企业加快发展,新技术、新设备和资金保障是关键。

为有效解决涉农企业资金压力,云南省税务部门用政策红利支持企业创新发展,为传统农业插上科技翅膀。

山风吹拂,普洱祖祥高山茶园有限公司茶园绿波微荡透茶香。“用自动化、智能化技术种茶,不仅降低了成本,还实现了增产增收。”公司副总经理董天武介绍说。

公司财务负责人赵万年介绍,公司在推进1.2万亩茶园装上5G智慧茶园管理系统,实现茶园可视化、环境智能监测、产品溯源等功能的建设过程并非一蹴而就,科技投入到成果转化需要持续不断的资金投入。“去年单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公司就享受到了155万元,为企业增添了研发的信心和底气。”赵万年说道。

普洱富民农业装备有限公司获得了30多项国家知识产权专利及科技进步奖、重点新产品奖等系列奖项,还荣获了中国咖啡加工设备科技成果转化示范称号。

“公司的尾水处理技术将以前每吨咖啡鲜果加工产生的污水排放同比降低80%以上,污水进一步沉降分离后用作田间肥料,实现了循环利用。”普洱富民农业装备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陈罡介绍,自2022年以来公司已出口近500台(套)咖啡初加工设备。“今年公司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先进制造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等各项税收优惠35万余元,为企业不断提升自主研发能力、突破技术难关提供了持续动力。”陈罡说。(郭佳佳)

编辑:魏文青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