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平安景洪”建设,进一步提升边境管控质效,筑牢安全防控堡垒,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景洪市主动谋划、周密安排,吹响行动号角,组建成立景洪市党政军警民联合指挥中心,凝聚公安、交通、乡镇属地政府等多方合力,以“堵查治守宣”专项五式,全力推动边境整治专项工作高效开展。
“堵”:固定流动双截堵,查缉防控提质效
为优化提升截堵质效,研究划定边境严控区域,景洪市实行严格管控,建立并推行审批报备制度,动态调整严控区查缉点与非严控区查缉点布设网络,过滤筛查欲途径严控区域进入边境一线进行跨境违法犯罪活动的不法分子的和可疑人员。同时,强化专业力量配置,着力提升专业警力与群防群治力量联合查缉质效,并通过每日线上不定时调度,压实“固定查缉+流动查缉”,促使查控精度不断提升,拦截劝返率同比增长110%。
“查”:行业场所拉网查,社会安全稳护航
景洪市坚持精准施策、靶向发力,采取“分区域、分批次、分时限”动态清查模式,不断净化社会面治安环境,着力对辖区内的出租房、宾馆旅店、娱乐区域等重点场所和复杂区域开展多轮次、全覆盖“拉网式”清查15276次,形成严打高压态势;排查整改隐患72个,依法处罚辖区内不如实登记出租房126家、宾馆酒店28家,持续深化行业治理;查获道路运输非法营运22起,进一步规范交通运输市场秩序。
“治”:边境村寨强整治,源头管控增实效
同时,景洪市依托“重点村”整治和“双挂联”工作机制,线上,持续推动“平安版纳”基层治理平台运用,强化重点人员风险评估,落实分级分类信息化管控,不断完善“一人一档”,做到人员底数清、帮扶记录情况明。线下,组织驻村工作队、“双挂联”工作队及“公、检、法、司”队伍开展联合整治,强化提前干预,见面帮扶重点人员4762人(次),做到“帮扶到位、管控到位、教育到位”;践行“枫桥经验”,调解村民矛盾纠纷64件,调解成功率达93.75%,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守”:一线巡逻防控守,处突应急护边境
景洪市还不断压实边境一线防控工作,推动联防力量和抵边警务人员全天候、常态化开展“守点、巡线、护面”管控工作,聚焦预留门、隐蔽小道、非设关便道等重点区域和风险节点,高频次、高强度开展巡逻巡护3623次,及时高效处置突发案事件,切实织密“人防”网络。同步强化技防设备覆盖密度与实际应用,不断提升边境态势感知能力与精准管控效能,全面构筑起人技协同、智慧高效的“守巡护”防线。
“宣”:法律政策同宣讲,入脑入心强素养
此外,景洪市创新宣传手段,以毒品模型策展、击鼓传“法”知识问答、赶摆普法等方式,开展普法宣传活动56场次,印发宣传材料7052份,依法以理,释法说理,向1300余群众深入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云南省边境管理条例》等法规条例和经典案例,并鼓励群众签订《不参与跨境违法犯罪活动承诺书》1164份,进一步增强边民法治意识。同时,强化线索收集,推动乡镇召开群众大会6场,将“联防联控”机制纳入村规民约,着力宣传《群众举报跨境违法犯罪奖励实施办法》,有效激发了群众守边、护边积极性。
“堵查治守宣”共发力,边境整治迈步前。下一步,景洪市将持续强化推进边境整治专项工作,聚焦关键环节,进一步压实查缉堵截、社会面动态清查、村寨治理等重点工作,全力筑牢边境安全稳固防线。(景洪市委政法委)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