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昆明9月16日消息(记者 赵贝贝)9月15日,云南省第十四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新闻通气会在昆明市晋宁区上蒜镇牛恋小渔村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云南省第十四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将于9月25日至30日举办。

新闻通气会现场(央广网记者 赵贝贝 摄)

据介绍,本届展演在规模体量、节目品质和传播形式三大维度实现全面升级。来自全省16个州(市)的1132名演职人员将为观众呈现74个优秀节目,其中传统类45项,创新类29项,涵盖声乐、舞蹈、器乐三大类别。参演人员中既有世代传承的民间艺术团体,也有充满活力的青少年非遗传承队伍,最小参演者年仅7岁,充分展现了民族文化薪火相传的旺盛生命力。

本届展演将打破剧场局限,将舞台延伸至公园、广场、商业中心和旅游目的地等公共空间,打造可合影、可打卡、可互动的惠民演出。同时,线上将通过、电视、网络、移动端全媒体矩阵进行全程直播,将现场演出、户外活动及专家解读同步推送给全球用户,有效打破时空限制,让海内外观众能更便捷地欣赏云南非遗艺术。

本届展演着力深化“非遗+”理念,通过“非遗+创新”“非遗+展演”“非遗+文旅”和“非遗+体验”四大路径,为民族民间艺术的传承发展注入新动能。例如,曲靖创新节目《铜火击歌》以国家级非遗斑铜制作技艺为灵感源泉,通过艺术化演绎将匠人肢体劳作升华为视听盛宴;云南传统花灯创新表演《茶山春有约》生动展现“老带新”的传承场景,体现了传承人群的代际接力。

展演期间还将在昆明市中心南屏街西口设立“非遗专场”,连续4天集中展演70余个精选节目,涵盖国家级、省级、县级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同时将举办“跟着非遗游云南”线路设计研讨会,邀请全省重点旅游景区、旅行社代表参与,以优秀歌舞乐节目为核心资源设计特色文旅线路,推动优质节目转化为景区常态化演出项目。

云南省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自1997年创办以来,每两年举办一届,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十三届,是全省各民族文化艺术交流互鉴、创新发展的重要平台,也是展示云南民族文化魅力的亮丽名片。

编辑:魏文青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