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昆明11月19日消息(记者 魏文青)在11月19日举行的云南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新闻发布会·保山专场新闻发布会上,保山市系统梳理了“十四五”期间的发展成果。五年来,保山紧扣“3815”战略发展目标,坚持强产业、优生态、促开放、稳民生,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发布会现场(央广网记者 魏文青 摄)

五年来,保山坚持把资源优势变成产业优势,把产业优势变成发展胜势,经济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1281.9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突破5.3万元,民营经济占比达66.6%。围绕16条产业链群精准布局,“绿电+先进制造业”蓬勃兴起,在全省率先构建起从工业硅到单晶硅的绿色硅光伏前端链条,成为推动工业增长的新引擎。

在农业领域,保山则把“一颗豆子”做成了“大产业”。作为云南精品咖啡的代表产区,保山不断完善从种植、加工到品牌化发展的全链条体系,精品率、精深加工率均居全省第一。2024年,保山咖啡销往全球11个国家和地区,“双虹桥咖叔”的“火烧咖啡”更是走红网络。保山提出,到2035年全市咖啡产业综合产值要突破600亿元,打造全球精品咖啡标杆。

项目建设、口岸开放和科技创新也为保山注入持续动能。通过构建市、县两级项目策划体系,投资保持较快增长;保山口岸贸易额五年翻番;腾冲科学家论坛影响力不断扩大,研发投入强度居全省前列,高技术企业产值占比达24.4%,成为滇西科技创新的重要高地。

生态,一直是保山发展最亮的底色。五年来,保山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保护,东河、怒江、澜沧江等重点水系断面水质优良率达100%,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9%以上,高黎贡山成为全国自然保护区管理典范。从林下经济到观鸟经济,从绿色园区到绿美城市,保山正在把生态优势不断转化为生态价值。

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同时,社会发展更加温暖有力。保山把“三交”工作贯穿民族团结进步全过程,建成11个边境幸福村,腾冲成为国家首批“兴边富民中心城镇”试点,沿边地区的繁荣稳定更具支撑力。

旅游消费成为保山另一张闪亮名片。全市A级景区数量居全省第一,腾冲连续7年入选“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百强市”。“火山热海”“温泉康养旅居”等特色产品吸引更多省外旅居群体,2024年游客接待量突破5000万人次,让“在保山,遇见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成为游客共同心声。

稳增长与惠民生同向同行。保山持续推动就业创业、强化兜底保障、改善教育医疗,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06%,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城乡教育全面提质,基层就医体验明显改善,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

基层治理更精细、更智慧。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连续五年位居全省前列,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顺利通过国家评估,并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幸福保山增添更强的安全感与秩序感。

发布会现场,保山市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进入“十五五”时期,保山将继续扛牢“让幸福的地方更加幸福”的使命担当,在产业转型、生态保护、沿边开放、科技创新和改善民生等方面持续发力,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保山新篇章。“欢迎大家到保山寻一抹咖香、泡一池温泉、赏一座高黎贡山,体验这里的美好生活。”

编辑:赵贝贝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