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昆明11月11日消息(记者 赵贝贝)10日,在云南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新闻发布会昆明专场发布会上,昆明市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十四五”以来昆明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昆明市锚定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围绕“六个春城”建设,团结带领全市各族群众牢记嘱托、勇担使命、砥砺前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

中共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刘洪建介绍,“十四五”以来,昆明经济总量连续跨越7000亿元、8000亿元台阶,增速从2021年低于全省水平转变为2024年反超全省,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显著提升。昆明市通过坚持“大抓产业、主攻工业”,统筹推进工业强市、贸易富市、旅游兴市、金融活市,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集聚,未来产业起步。多个产业链达到或接近千亿级规模,产业投资占比大幅提高,工业投资达到近二十五年最高水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工业贡献率大幅提升,经济发展对房地产依赖显著降低。

昆明市还通过创新激活动能,出台实施跨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等制度,推动项目高效落地。重点打造磨憨—磨丁合作区、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等产业协作平台,跨区域产业协作模式获省肯定并推广。滇中新区管理体制改革成效显著,直管区GDP保持高速增长。在西部地区率先出台民营经济发展促进条例、设立“企业家日”,连续获评“中国投资热点城市”,营商环境改善幅度位居全国前列。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研发经费支出和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数量居全省首位。

昆明创新“省会+沿边”模式,托管磨憨共建国际口岸城市,依托中老铁路推进南向国际陆海大通道建设,对外开放地位从“末梢”转向“前沿”。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的设立使昆明成为全国唯一兼具“边境口岸”和“数据口岸”的省会城市。开放平台能级提升,外贸进出口总额占全省比重稳步提高。国际交流合作深化,重大活动成功承办,入境游客和国际旅游收入大幅增长。

同时,昆明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市域水环境治理持续深化,滇池水质持续向好,国控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提升。主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位居全国重点城市前列,“蓝天常驻”成为城市名片。“绿美春城”建设扎实推进,林草生态保护修复和城市绿地增加成效显著。滇池绿道的建成既守护了保护红线,也促进了旅游发展和群众增收。

此外,昆明持续将七成以上财政支出用于民生领域。就业优先政策有力,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通过集团化办学、内培外引等方式增加优质学位,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积极推进,教育和医疗资源供给不断优化。城市品质提升行动深入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和城市更新让生活更便利,成功创建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站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开启的历史交汇点,昆明市表示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奋力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开创昆明发展新局面。

编辑:魏文青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