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昆明11月3日消息(记者 赵贝贝)在11月3日上午举行的云南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新闻发布会林草专场中,云南省政协林业和草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22年以来,在国家林长制督查考核中,云南省连续三年荣获“优秀”等次,标志着全省林草工作在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取得显著成效。

科学培育夯实生态根基,林草资源量质齐升

“十四五”期间,云南省以国土绿化助力绿美云南建设,科学推进林草资源培育。通过精准划定绿化空间,高质量完成造林绿化空间适宜性评估与退化林本底评估,明确了绿化美化的基本布局,有效解决了“树种在哪里”的关键问题。在科学实施造林绿化方面,该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深入推进“双重”规划、国土绿化示范等重大项目,累计完成营造林1871万亩、种草改良365万亩,开展四旁植树1607万株、义务植树4.8亿株。一系列举措使得全省森林覆盖率提升至57.87%,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80.35%。同时,通过优化结构、提升质量、增加效益,完成森林抚育766万亩、退化草原修复863万亩、退化湿地修复1.6万亩,林草资源家底愈发厚实。

系统保护筑牢安全屏障,生态安全更加稳固

云南省以严格法规制度与高水平保护,有力支撑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结合省情实际,制修订了湿地保护、自然保护区管理等条例,并由省总林长签发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令,全面完成林草湿荒普查,在南方省区率先划定基本草原,推动资源管理向精准化、科学化、法治化迈进。

同时,在保护地体系建设上,聚焦保护与发展协同,加速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香格里拉、亚洲象、高黎贡山国家公园创建取得积极进展,新增5处省级以上重要湿地,大理市成功获得国际湿地城市认证。物种保护成效显著,通过强化旗舰物种与极小种群物种拯救,系统实施救护繁育、栖息地改造等措施,国家重点野生植物及陆生野生动物保护率均超85%,漾濞槭等30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脱离灭绝威胁,亚洲象、滇金丝猴、绿孔雀等珍稀物种种群数量显著增长,雪豹亦重现云岭。

“十四五”期间森林草原火灾发生次数创历史新低,得益于责任落实、能力提升、火源管控等精准防控措施。松材线虫病疫区被成功撤销,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远低于国控指标。此外,通过健全野生动物致害保险补偿机制,投入公众责任保险4.52亿元、赔付3.31亿元,有效保障了群众利益。执法监管保持高压态势,依托监测、核查、执法“三个全覆盖”及系列专项行动,2024年全省涉林违法案件数、面积及蓄积较“十三五”末大幅下降。

综合利用凸显惠民成效,绿色发展活力增强

云南省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推动林草资源高效可持续利用,惠及民生与经济。通过改革创新,完善资源培育、保护与利用政策,优化森林经营、要素保障及林木采伐制度,深化集体林权改革,持续激发林草发展活力,维护群众权益。

云南省通过加强资源供给、整合政策、培育主体、强化利益联结,林草产业总产值由“十三五”末的2771亿元跃升至2024年的5626.5亿元,实现翻番。生态补偿政策切实惠民,落实天然林、公益林保护等直补资金269亿元,选聘生态护林员24万余名,发放补助84.3亿元,有力带动脱贫户稳定增收。服务保障持续优化,通过全力争取林地定额、优化营商环境、实行行政许可快审快批,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未来,云南省林草部门表示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锚定“3815”战略发展目标,持续推进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筑牢西南生态安全屏障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编辑:魏文青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