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昆明10月12日消息(记者 赵贝贝)“能源产业持续巩固发挥全省第一支柱产业的地位与作用。”在10月11日举行的云南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绿色能源高质量发展专场发布会上,云南省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杰用一组组扎实数据,展示了“十四五”以来云南能源产业取得的跨越式成就。绿色,正成为云南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底色和最强劲的动能。
发布会现场(央广网记者 赵贝贝 摄)
陈杰介绍,“十四五”前四年,云南省能源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稳定在5.7%左右。尤为亮眼的是,能源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高达23.6%,至2024年,其在工业投资中的占比已跃升至49%,成为驱动工业转型升级、拉动全省投资增长的核心引擎。陈杰表示,这一优势正持续转化为产业竞争力,“持续巩固‘绿电+先进制造业’优势,支撑绿色铝、硅光伏、新能源电池等新兴产业迅速崛起。”
在绿色低碳转型的道路上,随着乌东德、白鹤滩等“大国重器”水电站投产发电,金沙江下游四座巨型水电站与三峡、葛洲坝水电站共同构成了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与此同时,新能源装机“十四五”期间新增5500万千瓦,总量超过6800万千瓦,跃升为全省第二大电源。“全省绿色电力装机超1.5亿千瓦,居全国第一,国家清洁能源基地已基本建成。”陈杰表示,预计2025年全省发电量将达4900亿千瓦时,绿色发电量占比超过85%。此外,新型储能装机迅速增长至598万千瓦,规模居南方电网区域之首,标志着云南“跑出了储能高质量发展的中国速度”。
此外,强大的绿色动能还通过纵横交错的大通道向外输送。“十四五”以来,云南累计“西电东送”电量达6500亿千瓦时,为东部地区发展和减排作出了重要贡献。与此同时,云南已建成15回高电压等级跨境输电线路,跨境电力贸易量占全国60%以上,区域性国际能源枢纽雏形显现。
从白鹤滩水电站创下多项世界第一,到全国首台700兆瓦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发电机组投产,科技创新贯穿云南能源发展的全过程。在民生领域,城乡供电质量稳步提升,天然气管网覆盖范围持续扩大,能源服务的普惠性不断增强,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千家万户。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