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昆明9月22日消息(记者 赵贝贝)中老铁路自开通以来客、货运量持续攀升,已成为推动中国与东盟地区互联互通的重要引擎。记者从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截至2025年9月19日,中老铁路全线累计开行货物列车突破6万列,完成货运量超6760万吨,其中跨境货物运输突破1500万吨;截至9月20日,中老铁路旅客列车开行超8万列,发送旅客逾5900万人次,跨境旅客超过58万人次。
在货运方面,中老铁路辐射范围不断扩大,覆盖老挝、泰国、越南、新加坡等19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中国制造南下、东南亚特产北上”的高效双向流通体系。出口货物连续三年保持40%–60%的同比增长,跨境运输品类涵盖热带水果、新能源汽车、光伏组件等3300余种商品。铁路部门通过“澜湄快线”国际货物列车、多式联运班列及“中老铁路+中欧班列”等新模式,显著提升运输效率,部分线路至欧洲时间已缩短至15天。
一列满载货物的中老铁路“澜湄快线”国际货物列车从云南昆明集装箱中心站始发(央广网发 杨紫轩 摄)
中老铁路“澜湄快线”国际货物列车正在吊装作业(央广网记者 赵贝贝 摄)
客运方面,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自2023年4月实现昆明南至万象双向开行以来,已成为跨境出行的热门选择。据统计,今年中老铁路发送旅客1450万人次,同比增长3.2%,其中中国段发送1190万人次,老挝段发送旅客260万人次。开通近4年来,旅客发送量实现强劲增长,全线每月发送旅客从开通初期的60万人次,增至目前的160万人次以上,国内段最初单日开行客车从8列增至最高86列,累计发送旅客4860万人次;老挝段,开行旅客列车由开通最初单日4列增至最高18列,中老铁路如同一股强劲的东风,极大地激活了沿线地区的旅游经济。同时,铁路部门通过增加跨境席位、开行旅游专列、优化票务与服务等措施,显著提升了旅客出行体验。
一辆从昆明驶向万象地中老国际旅客列车缓缓驶出站台(央广网记者 赵贝贝 摄)
未来,铁路部门将继续以现代化物流体系建设为核心,深化运输组织创新与服务升级,进一步发挥中老铁路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黄金通道”作用,为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