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昆明8月28日消息(记者 赵贝贝 实习记者 解心妍)8月26日,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重点解读《优化税收征管服务促进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出口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并围绕搭建服务平台、优化税收通关服务、健全工作机制等核心举措进行全面介绍。

新闻发布会现场(央广网实习记者 解心妍 摄)

据介绍,云南作为全国高原特色农业大省,2024年农产品出口额达191.7亿元,同比增长13.7%,规模居西部省区第一、全国第九,今年1—7月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出口额109.8亿元,同比增长12%。然而,农产品购销管理中长期存在市场需求对接不够精准、产地和市场连接不畅的痛点、堵点,制约了“云品出海”效能。为此,云南省委、省政府统筹部署,联合多部门制定《若干措施》,从搭建平台、优化服务、健全机制三方面精准发力,推动高原特色农产品出口提质增效。

在平台建设方面,云南省依托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云智溯”食品安全追溯平台,整合种植、加工、流通等全链条数据,实现跨部门数据互通,为优化提升农产品税收征管和退税服务提供信息化支撑。云南白药集团建设的“数智云药”平台通过直接对接国家税务总局乐企平台,创新解决农户自产自销发票开具难题,并实现对中药材收购业务发票开具的全方位风控监管。昆明市打造的“滇品慧”公益性电商平台,则聚焦花卉、果蔬等产业,提供产销对接、溯源认证、物流统仓共配等服务,推动农产品从“田间”直达“餐桌”,并示范带动其他农产品产业领域解决发展中遇到的类似问题。

为进一步优化服务,《若干措施》统筹各部门有效政策、细化措施,强化农产品涉税、出口贸易、通关便利化服务。云南省税务局推行数电发票全流程线上办理,精简资料报送,试点“支付即开票”场景,让发票管理既“省心”又“安心”;商务部门牵头把农产品出口综合试点州(市)数量由3个扩大到9个,并安排专项基金支持试点工作;针对茶、花、咖、果、菌等特色产业,大力支持其拓展国际市场的所需经费,重点支持国家级、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及AEO认证企业;昆明海关则推出“远程视频查检”“批次检验检疫”等创新模式,出口查检时长压缩至半天以内,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覆盖全省主要物流枢纽,“批次检验”改革试点范围将从32家企业扩大到60家以上。

为推动政策落实,云南省级各有关部门将建立促进农产品出口会商机制,按季度交换交流信息,共同研究解决农产品出口工作遇到的困难、问题,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落地;将进一步完善外贸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服务任务要求,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农产品出口具体困难。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兼省乡村振兴局副局长王思泽表示,下一步云南将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持续以“专业化监管+数字化服务+国际化标准”推动高原特色农业转型升级,助力乡村振兴和开放型经济发展。云南白药集团、昆明海关等部门负责人补充介绍,将继续深化政企协作,通过技术创新和模式优化,为“云品出海”提供更强动能。政企凝聚合力、多措并举,助力云南农业对外开放持续取得新进展,让“绿色云品”走向世界的步伐更加铿锵有力。

编辑:魏文青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