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昆明7月15日消息(记者赵贝贝 魏文青)随着雨季来临,云南野生菌交易市场迎来了一年中最繁忙的时节。
清晨的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人声鼎沸,松茸、鸡枞、见手青、干巴菌等各色野生菌琳琅满目,吸引了众多批发商和市民争相选购。
“进入7月,松茸到了‘井喷’式上市的时节。”松茸销售商李文娟介绍,根据品质不同,松茸价格从每公斤80元到2000元不等。“最近每天进货上百吨,除了一些散客购买外,我们还会向餐厅销售。”她表示,松茸上市期从每年3月持续至9月,因其鲜美的口感一直深受消费者喜爱。“最近市场里还多了不少外地游客,临走时都会买些新鲜松茸打包快递发走,还有许多回头客通过线上下单。”
数量众多的野生菌(央广网记者 魏文青 摄)
野生菌市场的火热还催生出新兴职业——洗菌人。在木水花交易中心内,一些商户推出了“洗菌服务”。师傅们分拣菌子时剔除根部杂质,连缝隙里的泥土都洗得干干净净,切片厚薄均匀,让市民轻松实现“回家即炒”。
洗菌人正在捡干巴菌(央广网记者 魏文青 摄)
木水花市场不仅是交易场所,更是云南“菌经济”的核心。这个占地不大的市场年交易量超100亿元。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主管翟占世告诉记者,7月以来,市场迎来交易高峰,日均交易量达500吨。销售种类以牛肝菌为主,云南本地的菌子仍是主角,同时也有来自广西、贵州的火把鸡枞,以及湖南、湖北的谷熟菌加入这场山珍盛宴。“价格受产量影响较大。近期青头菌数量较少,价格较高,每公斤在200元到500元之间;其他种类产量可观,价格更易被大众接受。”
云南野生菌的鲜美不断吸引着各地食客前来探索尝鲜,不少游客抵达昆明后的首站便是木水花野生菌交易市场。“我们在社交平台上经常看到云南野生菌非常好吃的评论,所以刚下火车就拎着行李箱来了,”一位游客说,“看到好多没见过的菌子,我们等会儿准备去尝尝野生菌火锅!”
野生菌火锅(央广网记者 魏文青 摄)
野生菌火锅是近年来大众品尝野生菌的主流方式之一。临近中午12点,木水花交易中心附近的一家野生菌火锅店已有5桌顾客就餐。该店主营野生菌乌鸡火锅和排骨火锅。店员介绍,这段时间生意红火,每天接待顾客超过100桌。“一些野生菌火锅店在煮开前都不会给食客上筷子,我们会提前给筷子,但是会反复叮嘱客人们一定要等火锅沸腾,然后再等20分钟才能吃,这样也是防止野生菌中毒的意外发生。”
随着大众对野生菌喜爱度不断增高,云南持续加强市场监管,普及科学烹饪知识,严控有毒野生菌流入市场,消费者需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并严格按照安全方法烹饪,切勿采食不认识的菌类。同时,相关专家也提醒,在享受这份大自然馈赠的美味时,应注重合理采集和生态保护,避免过度采摘,确保野生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