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昆明7月15日消息(记者 赵贝贝 实习记者 白欣然)7月14日,云南省人民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近年来云南检察机关刑事执行检察工作情况,重点介绍了云南省检察机关自2023年取得的工作成果,并发布5件典型案例。

刑事执行检察作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被视为刑事法律监督的“最后一公里”。“2023年至2025年6月,全省检察机关共监督收监执行罪犯537人,其中,撤销缓刑458人,对暂予监外罪犯决定收监77人,提请撤销假释2人。”发布会上,云南省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李卫国详细通报了近两年检察机关监督收监执行工作情况。他介绍,监管过程中潜藏着因执法时限偏差、处置方式失当等引发的风险隐患。面对监管难题,云南省检察机关积极履职,对监狱、看守所等监管场所开展安全防范检察,坚决杜绝安全隐患及违法监管行为,切实做到防患于未然。

同时,云南省检察机关探索建立了契合本省实际的督导指导机制,规范派驻检察行为,深入细致开展日常监督工作。相较于发挥“前哨探头”作用的派驻检察,巡回检察则是针对重点问题与重点地区的“利剑”。云南省检察机关认真落实监狱、看守所巡回检察三年规划(2023-2025),并于2024年在昆明、曲靖两地开展社区矫正交叉巡回检察试点工作,依托大数据全面联网的技术,有效推进了派驻检察与巡回检察协同发力、优势互补,实现了“1+1>2”的效果。

据悉,2023年至2025年6月,全省检察机关共审查办理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减假暂”)案件77666件。针对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中的不当行为,共提出书面纠正意见1579件,其中已纠正1576件,采纳率达99.81%;对减刑、假释提出纠正意见1488件,对暂予监外执行提出纠正意见91件,监督成效显著。此外,检察机关大力推进对刑罚执行及财产刑判项执行的监督工作,与法院联合开展“雷霆2023”专项活动,以雷霆之势推进执源治理。面对被监管人死亡的复杂情况,工作人员深入州市院和监狱开展调研,提出预防罪犯死亡的对策。三年来,被监管人死亡数已大幅下降。

下一步,全省检察机关将认真落实最高检“三个善于”“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要求,持续夯实派驻检察基础,提升巡回检察质效,加大刑事执行检察监督工作力度,着力推动全省刑事执行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编辑:魏文青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