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昆明8月14日消息(记者 魏文青)8月13日,“云南省数字备灾公益项目启动会暨慈善力量参与韧性社区建设专题培训”活动在昆明举办,活动持续至8月14日。

活动现场(央广网记者 魏文青 摄)

传统捐款捐物的救灾模式正在科技和连接的助力下,走向更加便捷、高效和透明。据介绍,数字备灾模式是指综合运用数字化技术与互联网产品的链接优势,为受灾对象打造一个集身份识别、消费券/资金结算、信息传递等功能于一体的常态化应急服务工具,并依托在地企业、社会组织、社区等主体搭建一个协同网络,通过日常演练让群众在平时就掌握数字化备灾服务工具的使用习惯,进而在灾难来临时能够依托数字备灾工具进行自救及生活需求发布,是技术创新与模式创新的有效结合。

记者在会上获悉,云南省数字备灾公益项目整体目标包括数字技术支持云南备灾救灾相关能力建设;搭建平台助力云南整合各方力量,共同形成数字备灾体系;连接更多省内社会力量,应用数字能力为受灾群众提供高效精准帮扶。今年8月开始,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将投入资源,助力推动云南省的数字备灾和韧性社区建设。其中,腾讯基金会将与云南省慈善总会合作,共同设立“数字备灾资金池”用于支持云南的灾害预防与慈善工作,同时,联合云南省慈善总会及社会组织搭建数字备灾体系,开展数字备灾/救灾相关公益行动。

本次活动还包括慈善力量参与韧性社区建设培训活动。据了解,韧性治理指的是治理体系在承受重大突发事件的压力后恢复到常态的一种能力,包含降低风险冲击造成的损害,以及保持社会基础秩序的稳定。加强韧性社区建设,做好社区常态与应急状态的高效衔接,以此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正成为业内共识。

与会嘉宾共同宣读倡议(央广网记者 魏文青 摄)

案例分享环节,镇雄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熊慧、中国铝业集团、云南白药集团、蓝豹救援队分别分享了各类慈善力量、企业、社会组织参与救灾的案例。

云南省应急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云南省数字备灾公益项目启动会暨慈善力量参与韧性社区建设专题培训”活动的举办,将有助于慈善力量参与云南灾害应急,有助于提升基层社区和居民的抗灾能力和灾后修复耐力。

云南省慈善总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数字科技与应急备灾相结合,实现应急备灾数字化,更加有力地提升了慈善力量参与应急救灾的精准性和时效性。本次活动将数字化备灾和韧性社区建设作为主要推动议题,进一步加强了云南省乡镇(街道)、村(社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着力提升了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能力,为更好地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

编辑:赵贝贝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