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昆明4月19日消息(记者 赵贝贝)4月18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在昆明呈贡斗南的国际花卉技术创新中心绿色高效种植基地举办了“月季新品种开放日”活动,集中推出76种“中国芯”月季新品。

展出的部分新品月季(央广网记者 赵贝贝 摄)

展出的部分新品月季(央广网记者 赵贝贝 摄)

展出的部分新品月季(央广网记者 赵贝贝 摄)

新品月季“云上红颜”(央广网记者 赵贝贝 摄)

瓶插室内展出的76种新品月季,粉得如丝,红得如霞,色彩各异,分外鲜艳。“今天发布的76种新品月季是我们依托斗南国际花卉技术创新中心绿色高效种植基地,通过数字育种和定向育种技术,选育了一系列符合我们消费习惯的品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所长李绅崇介绍,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月季品种大都无香味,花型一般为杯状,瓶插过程中较难完全开放。此次展出的76个自育新品种以多头切花月季新品种为主,大部分新品种带有清新淡雅的香味、花色丰富、花朵整齐度及开放度较好,最大的特点就是花型继承发扬了我国传统品种的雍容大气,十分符合大众审美。

展出的新品月季(央广网记者 赵贝贝 摄)

展出的新品月季(央广网记者 赵贝贝 摄)

据悉,目前市场上的花卉品种大部分是国外育种商所培育的品种,因此,突破国外知识产权垄断和技术壁垒,逐步缩小与国外的差距,是国内花卉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花卉所就是建立科企深度融合的共同育种平台和推广体系,在云花新品种培育和推广方面持续发力,就是要不断提高自育品种市场占有率,把更多的实惠留给花卉种植者,让大家手里的鲜花都是真正的‘中国芯’,让‘中国风’花卉新品种也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李绅崇说道。从事花卉种植的云南泽种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尤斌告诉记者,让更多花卉装上“中国芯”也是种植户们的期待,这样不仅能解决现有种苗不能很好适应本土生长环境,产量波动大,甚至影响到品相、品质等问题,还能让本土花卉产业迈进一大步。

温室大棚内颜色各异的自育种月季(央广网记者 赵贝贝 摄)

温室大棚内的自育种月季(央广网记者 赵贝贝 摄)

据了解,在云南省科技厅、云南省农业农村厅的支持下,云南省农科院花卉研究所与呈贡区合作在斗南高水平建设花卉育种公共平台,构建“全省一盘棋”的科企深度融合的新型育种体系,减少了云南省月季育种的低水平重复,有效降低了企业研发成本,不断提高我省自主知识产权花卉品种的市场占有率,并在“育种4.0”时代掌握住历史的主动权。

温室大棚内的自育种月季(央广网记者 赵贝贝 摄)

此外,云南省农科院花卉研究所2019年与呈贡区政府达成合作,在斗南落地了国际花卉技术创新中心项目,采用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培育的切花月季新品种,搭建了切花月季公共育种平台,收集保存橙色多盟、法国玫昂等国内外切花月季优异品种资源1000余个,建立了委托育种、联合育种,技术支撑、跨国育种等多样化种业联合育种模式,每年完成3000余个杂交组合,提供50—60个优良杂交后代,采用有偿转让+后期知识产权收益的方式转化给国内外企业,实现市场为导向的可持续商业化育种,有效破解鲜花品种被国外“卡脖子”问题,大幅缩短花卉从育种到市场推广的时间。

编辑:魏文青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