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大理7月14日消息(记者 赵贝贝) 享有“菌中之王”美誉的松茸,富含多种氨基酸与微量元素,不仅营养丰富,更能有效促进肠道吸收。在大理鹤庆县草海镇安乐村,130公顷的松树林下,蕴藏着品质上乘的松茸。这里独特的地理风貌、茂密的松林、适宜的微酸土壤与气候环境,共同孕育出香气浓郁、品质卓越的安乐松茸,成为当地珍贵的林下宝藏。

刚采摘下的松茸(央广网发 赵贝贝 摄)

每年7至10月是松茸采摘旺季,然而,安乐村过去未实行分区承包时,采摘乱象频生,为追求经济利益,本地与外地村民争相涌入林区,“菌窝”遭肆意踩踏,垃圾遍地,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松茸产量与品质急剧下滑。

近年来,安乐村创新推行“林下松茸资源分片承包”模式。将采摘权定向承包给具备生态保护和科学采摘能力的村民,并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制定《松茸山承包公约》,以制度规范护菌、采摘行为。在全体村民的共同遵守下,松茸的“菌窝”和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松茸产业实现了从“散乱无序”到“农户高分红”的转变,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也日益多元。

新鲜待采摘的松茸(央广网发 顾锦泽 摄)

“承包松茸山之前,未成熟的‘童茸’也被采挖流入市场,松茸价值难以充分体现。实施竞拍承包后,我们村的人均松茸山分红,从2017年的三四百元,跃升至2025年的2500元,平均每户分红超万元。松茸产值真正体现出来,村民收入持续增长,林下资源也得到保护,这就是‘包山拾菌’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在2025年松茸山承包会上,安乐大村小组长顾宗佑欣喜地向村民介绍。

2025年,安乐村松茸承包费突破150万元,实现了“人人享分红”。从生态破坏到有序保护,从无序竞争到规范管理,安乐村以“包山拾菌”的创新实践,交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亮眼答卷,为乡村振兴探索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编辑:魏文青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