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昆明7月10日消息(记者 魏文青)作为第十九届中国昆明国际石博览会的重磅预热活动,“紫罗兰之夜”非遗美学盛宴于7月9日晚在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活动以“珠光非遗·匠心传承”为主题,汇聚艺术与非遗技艺,通过多元呈现、沉浸体验、名家对话等形式,展现云南文化美学的当代表达,助力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

活动现场(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此次活动由石博会组委会主办,吸引了300位珠宝收藏家、200位文化美学从业者及行业权威人士参与。围绕“设计为韵、匠心为魂”的理念,搭建起艺术与非遗深度融合的高端交流平台,聚焦“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方向,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活动现场设置“匠心传承篇”“珠光宝韵篇”“荣誉盛章篇”三大板块,内容涵盖微电影首发、珠宝与非遗联合走秀、主题颁奖典礼等多个环节,立体展示云南美学的深厚底蕴与时代风采。其中,“云南美学地图”首次发布,系统梳理全省珠宝美学资源与非遗脉络,以镜头语言讲述云南非遗与珠宝艺术的千年传承。

活动现场展示艺术作品(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在非遗与珠宝走秀环节,彝绣服饰、斑铜器皿、锔瓷艺术与翡翠、彩宝、珍珠等珠宝精品同台亮相。非遗传承人代表作品精彩呈现,古老工艺与现代设计交相辉映,呈现一场传统与潮流共舞的视觉盛宴。

本次活动还邀请了沈遵岐、张海飞、付忠华等非遗工艺美术大师,以及师帅、孔元元等青年设计师到场交流。他们围绕“传统工艺如何创新表达”“设计如何融入文化基因”等话题展开分享,探讨传承与创新的融合路径。

在“云南美学地图”荣誉盛章颁奖环节,主办方向在非遗保护、设计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与个人颁发“美学传承人”“最佳导演”等荣誉,表彰其在推动云南美学传播中的积极作为。

编辑:赵贝贝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