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师范大学能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组织开展“高效电池制备工艺”专题课程,吸引了众多学生参与。此次授课由太阳能科技公司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技术专家与学院导师组成"双导师"教学组,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剖析双向联动的教学模式,系统解构光伏电池核心技术及生产工艺。共同组成教学团队,围绕光伏电池的核心技术与生产工艺展开系统讲解与案例剖析,探索高校人才培养与产业实际对接的新路径。
授课现场
在课程研讨环节,针对“双面钝化工艺优化”“光捕获结构设计”等前沿问题,教学团队从材料性能、工艺实现路径等角度进行了交流探讨。校方表示,此类课程将实际工程项目和先进制造技术引入课堂,有助于推动科研成果应用转化,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
近年来,云南积极推进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围绕绿色能源、新材料等重点领域深化产教融合。多所高校与光伏企业开展合作,在课程共建、实习实践、科研转化等方面不断拓展,初步形成了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除课堂教学外,绿色能源项目也走进乡村。位于丽江市华坪县永兴乡的思木村小学,屋顶安装了光伏电站,年发电量稳定、收益可用于支持乡村振兴及基础教育发展。该项目通过光伏发电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助力边远地区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改善教育条件。
云南在“十四五”期间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一批新能源项目相继落地。光伏与农业、教育、乡村发展融合的探索不断深化,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张军)
编辑:魏文青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