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经济复苏态势在全球各大市场被普遍看好,内外双循环政策、本土品牌崛起以及下沉市场拓展等共同形成推力。品牌如何才能利用好新场景和新机遇?业内人士梳理了关于品牌建设和媒体投放的误区,希望帮助企业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中趋利避害。

  品牌经营误区
  ×注重短期,忽视品牌长期建设
  营销的短期主义起源于数字化时代。相比于品牌定义、品牌升级、品牌资产和人文主义这些事情,销售业务量化与分解、ROI等以“转化”为考量的标准来得更直接。
  但市场营销学者莱斯·比奈和彼得·菲尔德广泛研究了这两者之间最有效的平衡,在《The Long and the Short of It》一书中提出将这个平衡点定为60:40。这意味着60%的营销资源应专门用于品牌建设,40%用于促进短期销售的营销行为,并认为持续不断的品牌建设投资,可以提供卓越的长期业务绩效。
  ×电商环境下品牌构建不重要
  流量的竞争日趋红海,导致网络上的用户开发成本越来越高,营销手段也越来越透明。这样就只能是比品牌了,因为品牌能带来很多免费的流量。研究揭示了强大品牌在电商环境下的价值,在电商中依旧不忘品牌构建的诸多好处包括保护线上市场的溢价等。
  ×技术创新脱离以“人”为本
  技术营销仍然要以“人”为核心,从用户的真实洞察和需求出发,否则就会忽略最重要的个性化体验。
  ×钻需求的空子,宣扬“稀缺”
  利用某消费群体对产品或服务需求的增加、利用“稀缺”而大搞机会主义,会让品牌丢掉最重要的用户信任。品牌的策划思路要从消费者的感知出发,目的是赢得消费者的可靠性和诚实性信任。
  ×遗忘品牌自身
  经营品牌跟种树一样,一是要围绕产品力的打造,二是要围绕品牌力的打造。而企业价值观是决定品牌成长的灵魂。
  媒介投放营销误区
  ×过度推送信息
  品牌可以利用社会化媒体优势将信息推送给更多消费者,但不需要和KOL一样,天天和受众问候、互动,品牌要做的是在对的时机、给对的人,推送对的内容,从而促进他们跟品牌的关系:从认知到兴趣、从兴趣到购买、从购买到忠诚用户。
  ×忽视隐私保护政策
  什么要重视隐私保护?答案很简单:保护用户的隐私安全,实际上也是保护自己的品牌安全。广告的本质是实现商业机构与用户间有效的双向沟通。
  ×仅仅追求数据数量
  企业面临的一大问题不在于数据的“量”,而是“质”,企业应致力于打破数据孤岛,形成数据融合与协同,有效建立管理数据资产,以此充分释放数据的价值。(转载有删减)
  来源:m三六零
编辑:王铮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