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杭州10月27日消息(记者 项楠)“‘十四五’期间,浙江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协同并进,走出了一条‘经济上行、案事件下行’的双曲线路径。”10月27日下午,在浙江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第二场新闻发布会现场,浙江省委政法委副书记张建明如是介绍道。

发布会现场(央广网记者 项楠 摄)
核心指标全面向好,平安成色更足
五年来,浙江衡量社会安全的核心指标持续优化:全省刑事案件总量下降27.88%,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55.74%和52.90%,道路交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均下降超50%。与此同时,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从2020年的6.46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9.01万亿元,群众安全感连续五年位居全国前三。
在打击突出犯罪方面,浙江成效显著。2021年至2024年,全省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8.22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2.1万名,追赃挽损47.82亿元,电诈发案数较2020年峰值下降61.10%。其中,承办缅北果敢明家等重大专案,对明国平等11人一审判处死刑,形成有力震慑。
执法更规范,监督更智能,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十四五”期间,浙江在全国率先出台《浙江省综合行政执法条例》,构建起行政执法监督的规范体系。浙江省司法厅副厅长劳泓在答记者问中介绍,浙江全面推行“综合查一次”机制,实施率达77.5%,涉企检查量同比下降57.9%,罚没款下降17.99%,实现“管住风险、无事不扰”。
数字治理成为执法监督的重要支撑。浙江建成覆盖所有执法主体、人员和活动的“行政执法一张网”,开发监督模型140多个,推动执法效能全面画像、协同指挥全屏掌控。
从“枫桥经验”到“数字治理”,共建共治格局巩固
浙江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一中心四平台一网格”基层治理体系,五年来成功化解矛盾纠纷1655万余件。全省法院一审民商事案件结案数达396万件,社会治理效能持续释放。
此外,浙江在全国首创“社会风险评估师”职业标准,推动重大决策稳评5万余件,实现“评估事项零涉稳”。亚运会期间创新实施“无感查控”“24小时最多检一次”等举措,开幕式7万人40分钟有序离场,成为“中国之治”的生动缩影。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接下来,浙江将科学谋划“十五五”时期平安建设规划,努力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坚强保障。
“平安如同阳光与空气,是普惠的公共产品。我们既要织密平安法治之网,也要让群众成为平安建设的参与者与守护者。”张建明说。
长按二维码关注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