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铜陵的天空刚刚泛起鱼肚白。在一条安静的街巷里,一辆白色的网约车已准备开始新一天的运营。司机崔秀芝正仔细检查着车辆状况,车内整洁如新,车辆驾驶座后方,始终贴着一张醒目的反诈提示贴。在这个以铜闻名的城市里,这位普通的网约车司机,却在小小的车厢内构筑起一道独特的反诈防线。
崔秀芝今年47岁,20多年前她从外地嫁入铜陵,一直经营着茶叶生意。2023年因生意不佳,崔秀芝打算转行,在众多职业中她选中了网约车司机。“当时我想着自己有15年以上的驾龄,这份职业时间也可以任由自己安排。”崔秀芝坦言。
像大多数网约车司机一样,跑久了总能遇到一些特别的事情。2024年10月的一个上午,崔秀芝接到一个从铜陵到宣城的跨市订单。订单很特别:没有乘客,只需将一个装有“重要文件”的包裹送至宣城某地。
“5.3万元的急用资金,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跨市运送?”看着订单备注,崔秀芝心里“咯噔”一下。多年的从业经验让她瞬间警觉:为什么不用银行转账?这会不会是诈骗?
她立即联系下单人,对方在电话那头语气急促:“就是急用,你别多问,按时送到就行!”
“现在电信诈骗很多,这种方式不太安全。”崔秀芝一边稳住对方,一边在心里快速盘算。挂断电话后,她立即拨通了“110”报警电话。在民警的指导下,她带着包裹前往就近的派出所。
经过警方核查,这确实是一起典型的以刷单返利为诱饵的诈骗案件。下单人后来在派出所感激地说:“崔师傅,要不是您,我这辈子的积蓄就全没了!”
这样的事情,在崔秀芝三年的营运生涯中并非个例。她的车辆驾驶座后方,始终贴着一张醒目的反诈提示贴:“陌生电话要警惕,大额转账要三思”。这是她特意从派出所领取的,每当有新乘客上车,她都会适时提醒一句:“可以看看座位后面的提示,现在诈骗花样多,得多留个心。”
她的细心守护,赢得了乘客们的真诚感激。时常有老乘客打来电话:“崔大姐,我今天路过您常跑的区域,带了点自家种的蔬菜给您。”
“不用不用,您太客气了。”崔秀芝总是这样推辞。
“之前要不是您及时提醒,我那些养老钱就全被骗走了。”
傍晚时分,夕阳在长江水面洒下粼粼金光。崔秀芝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将车辆缓缓驶入充电站。“多看一眼,多问一句,可能就能帮到一个人。”这句她常挂在嘴边的话。
从事网约车工作3年来,崔秀芝始终保持着“零事故、零投诉、零差评”的纪录,并荣获“滴滴公益榜样”、铜陵市“反诈先进个人”、安徽省“十佳”网约车司机。在穿梭城市的过程中,她不仅是一名网约车司机,更是城市文明的摆渡者,用这辆穿梭了20万公里的“移动会客厅”,丈量着城市的温度与美好。
监制:汪婷婷
统筹:周然
记者/视频:鲍玉婵
联合出品:央广网安徽频道 安徽省总工会
长按二维码关注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