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广网上海11月7日消息(记者郑晓蔚 何智康)进博会的智能展区内,科技与生活的交融正上演着鲜活图景——汽车及智慧出行专区的智能辅助驾驶电动车沿着预设路线平稳穿梭,让短途出行安全高效;医疗器械馆内,多家医疗企业设立专属AI专区,集中推出从诊断到治疗的全链条AI手术解决方案,尽显数智医疗的硬核实力。
这些触手可及的沉浸式场景,不仅是“十四五”时期数字中国建设扎实成果的缩影,更清晰勾勒出“十五五”智慧生活的进阶轮廓。
加快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创新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要求“加快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创新,突破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强化算力、算法、数据等高效供给。全面实施‘人工智能 +’行动,以人工智能引领科研范式变革,加强人工智能同产业发展、文化建设、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相结合,抢占人工智能产业应用制高点,全方位赋能千行百业。”
“十四五”期间的持续发力,已为这一目标筑牢根基。智慧出行与数智医疗两大领域率先突破,成为数字技术赋能民生的标杆:数字交通基础设施覆盖率显著提升,智能辅助驾驶、车路协同技术从试点走向示范应用;远程医疗网络覆盖县乡两级,AI 辅助诊断、数字健康管理等服务让就医更便捷。数字技术与民生领域的融合,逐步从“试探对接”走向“深度绑定”。
进博会展示数智化实践新样本
本届进博会国家馆首次设立了中外友好城市展区,南京市与德国斯图加特市作为首对参展友城,以“友好合作30周年联展”形式联谊亮相。楚航科技毫米波雷达与博世南京生产基地制造的 ibooster 智能助力器共同参展,呈现智能汽车产业链的数智化实践新样本。
成立于2018年的楚航科技,致力于研发、生产基于高频率段毫米波雷达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此次携核心产品4D卫星架构雷达亮相。这款采用国产芯片的高端雷达,能精准捕捉周边车辆、行人及障碍物的位置与运动轨迹,配合车路协同系统实现毫秒级响应,目前已获得近30家主机厂50多款车型定点项目。
楚航科技还将雷达技术延伸至数智医疗领域,推出探测更精准、更具隐私保护特性的呼吸心跳监测雷达。该产品可对车内司乘人员进行健康监测,还能广泛应用于智慧安防、智慧家居、智慧养老等多个场景,实现技术跨领域赋能。
让数字中国建设深度惠及每一个人
“国家大力推进数智化发展,毫米波雷达正是关键支撑技术之一。我们团队在德国深耕车载毫米波雷达应用多年,而当时这一领域在国内属于‘卡脖子’技术,尚无国产车载雷达实现量产。回国创业后,我们成为第一批实现国产替代的企业。”曾供职于德国博世集团、拥有13年研发管理经验的楚航科技创始人兼CEO楚詠焱,在进博会期间接受采访时晒出了创业7年的成绩单。
他表示,“十五五”将是数智技术“规模化落地 + 高质量升级”的关键期。“不远的将来,智慧出行将进入‘车-路-云’一体化新阶段。我们将持续深耕车载雷达核心技术,牵头参与全球标准制定,推动算法与域控芯片深度融合,实现毫米波雷达从‘国产化替代’到‘国产化超越’的战略布局,助力自动驾驶从‘辅助级’向‘高阶自主’跨越,让出行更安全、高效、绿色。”
对于数字中国的整体建设,楚詠焱强调场景化创新的重要性:“数智技术不能脱离生活实际,进博会上观众对智慧出行、数智医疗场景的关注,说明民生需求是技术创新的核心导向。” 如今,楚航科技已将毫米波雷达应用于两轮车领域,通过盲区监测和变道辅助功能,帮助车主在变道、转弯等场景下安全骑行。此外,公司围绕“雷达感知”,在低速机器人、无人机以及外骨骼康复医疗等领域部署创新产品,以布局未来的全场景数智化应用。
楚詠焱认为,各行业企业未来都需更精准对接用户需求,把核心技术转化为可感知、可落地的产品和服务,让数字中国建设真正惠及每一个人。
从“十四五”基础构建到“十五五”深度融合,数字中国建设正以智慧出行、数智医疗为突破口,持续释放技术创新红利。未来5年,随着数智技术不断突破、应用场景持续丰富、服务体系日益完善,智享生活将渗透进千家万户,让科技自立自强的成果转化为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体验,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数字动能。
长按二维码关注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