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长江,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不仅是黄金水道,也是文化长河。2021年底,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正式启动,成为继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之后,第五个由中央统一部署建设的国家文化公园。2025年1月,《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发布,一条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美丽中国文化景观轴线,正加速建设并展现在世人面前。央广网策划推出融媒体系列报道《文化范 游大江》,以文阅江,以诗读城。

央广网南京10月16日消息 长江横穿江苏东西433公里,以水为媒,串联起南京、镇江、扬州、泰州、常州、无锡、苏州、南通8个地级市,其中,镇江拥有江苏最长的长江岸线、最长的主航道和最长的原生态湿地带,也是江苏省内唯一所有辖市区均分布在长江沿线的城市。

长江与运河在镇江“十字”交汇,构成中国“黄金十字水道”。凭借长江之险、运河之利,镇江成为历史上重要的漕运咽喉和战略要地,也造就了多元文化交融的千年运口。

镇江北面横贯长江(央广网发 王振 摄)

一水横陈、连岗三面,镇江北面横贯着波涛汹涌的长江,东、西、南三面都连接着起伏的山岗,镇江因江而生、依江而建、由江而兴。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镇江段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三山一渡”,每一处都承载着悠久的历史。

三山指金山、焦山、北固山,三山沿江逶迤展开,东西相望,首尾呼应。金山以“白娘子水漫金山”的传说闻名遐迩,康熙亲笔御书“江天一览”于山巅江天一览亭;焦山如碧玉浮江,碑刻林立,素有“书法之山”美誉;北固山则以“天下第一江山”著称,辛弃疾在此留下“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的千古绝唱。

一渡就是古渡口西津渡,因“渡”而生,是展示江河交汇、南北沟通、文化交融的窗口,既利用历史之形,又涵养人文之魂。“一眼千年”的西津渡不仅是镇江最具代表性的古渡口遗址,也被誉为“中国古渡博物馆”。

如今,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推动下,镇江正以生态为底色、文化为灵魂,让这条“黄金水道”焕发全新活力。沿江而建的公园绿道、修复一新的生态湿地、保护完好的文物遗址,共同绘就了一幅“山水相依、江城共生”的美丽画卷。

监制:伏成镭 俞锋 张凌浩

策划:栾永胜 董蓓

文学顾问:俞香顺 孙昕昱

编导:王锡斐 顾炀威 吕倩媛

摄像:王振

海报制作:王宣宣

鸣谢:镇江市委网信办

联合出品:央广网江苏频道 南京艺术学院网络思政工作中心董蓓教授名师工作室

编辑:吕倩媛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