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徐州10月14日消息(记者顾炀威)9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在河南郑州顺利闭幕。徐州市13名选手参加12个项目的比赛,经过激烈角逐,斩获2金1银,金牌数并列全省第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顺利闭幕(央广网发 徐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供图)
据悉,本届大赛以“技能照亮前程”为主题,共设106个比赛项目,包括66个世赛选拔项目和40个国赛精选项目,全国各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有关行业的35个代表团共3420名选手参赛。
“我从去年四五月份开始备赛,每天在实验室训练超过10小时。”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吕宁宁,是化学实验室技术项目的金牌得主。该项目要求选手运用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技术,对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不仅要求选手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更要具备过硬的动手能力和心理素质。
“从来没有想过放弃,因为训练的时候身边就有成功的例子,再加上有学校教练团队的指导和关心,然后就能坚持下去。”今年才大三的吕宁宁,谈及未来,她目标清晰:继续训练,冲刺第48届世界技能大赛,毕业后深耕化学分析领域,最终成为“能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的引路人,为填补技能人才缺口贡献力量。
吕宁宁获化学实验室技术项目金牌(央广网发 徐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供图)
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的刘峻尧,凭借物联网安装调试项目摘得另一枚金牌。“从2020年算起,我的总训练时长超过了11000个小时。我坚信‘一万小时定律’,要想在某个领域达到顶尖水平,需要超过一万小时的刻苦训练。”刘峻尧告诉记者,在备赛的最后80天,他直接将床位搬到了实训室,与设备为伴,进行着近乎苛刻的极限训练。
“我把每一次训练,都当作正式比赛。”刘峻尧习惯“死磕”细节,在追求操作尽善尽美的同时压缩时间,力求又快又稳。作为学校的年轻教师,这份荣耀,于他而言,更意味着责任。“未来我将继续打磨自身技术,更重要的是将这些年在赛场和训练中积累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我认为,这种技艺的传承比自己拿奖更有意义。”同时,他也热切期盼,若物联网项目能登上世界技能大赛的舞台,他时刻准备在世赛的舞台上展现中国技能人才的实力。
刘峻尧获物联网安装调试项目金牌(央广网发 徐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供图)
同样来自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的孙逸杨,在餐厅服务项目中收获银牌。“本届国赛难度很大,非常考验选手的心态和临场应变能力。我本是冲着金牌去的,得知成绩时很失落,但这块银牌也将成为我的新起点。”孙逸杨坦言,此次获奖让她看到了自己的提升空间,短期内将夯实基本功,全力备战下一年的国家队选拔赛。
她坚信,只要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就能一直坚持下去,“不要为了获奖而去做某件事,要因为真正的喜欢。”这份清醒的认知与对未来的清晰规划,让她的银牌同样熠熠生辉。据了解,在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徐州市选手获得了餐厅服务项目铜牌,实现中国队在该项目上零的突破。
孙逸杨获餐厅服务项目银牌(央广网发 徐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供图)
亮眼成绩的背后,是徐州对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视。截至目前,徐州市高技能人才总数已达38.9万人,技能人才总数138.7万人。下一步,徐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全力构建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积极鼓励和引导广大劳动者特别是青年群体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徐州新实践,注入坚实的技能人才力量。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