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0月11日消息(记者 庞婷)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期间,北京楼市呈现“回暖与分化并存”的特征,部分热点板块及优质新房楼盘活跃度突出,而一些非核心区域的普通住宅则面临去化压力。

中建·玖玥府新房沙盘(央广网记者 庞婷 摄)

据北京市住建委数据,10月1日至10月8日,北京市新建商品住宅网签418套,日均网签量较去年“十一”假期增长53%。

新房市场的热度在热门板块尤为突出。在西红门区域的中建·玖玥府接待中心,沙盘上多栋楼宇已贴出售罄标签。项目客户经理熊凯介绍,国庆中秋假期日均接待几十组看房客户,与9月水平持平,108平方米、130平方米户型最受青睐,购房客多来自丰台、西城等核心区。该2023年开盘的准现房项目已售近800套,占1100套总规划量的七成以上,10月新增推售5栋楼暂未定价。这一态势并非个例,保利、中海等房企旗下项目假期热销,部分楼盘单盘销售额超4亿元,新政叠加促销推动成交攀升。

8月8日北京出台楼市新政,明确五环外购房不限套数,为市场注入强心剂。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9月北京新建商品住宅网签面积达42.70万平方米,较上月及去年同期增幅均超两成;二手住宅网签15531套,较上月及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1.6%和18.4%,预期全月总量超1.6万套,创二季度以来新高。

中介介绍二手房周边交通情况(央广网记者 庞婷 摄)

不过,市场回暖过程中仍呈现分化特征。链家定福庄商圈中介反馈,近期新房项目集中推出多项优惠活动,直接带动成交量上升,但二手房市场相对稳定。

我爱我家西红门店的中介小齐对此感受更为具体,“国庆期间我们片区的二手房看房量确实有限,成交量也维持在低位。这一片老小区比较多,现在很多客户不仅看位置和价格,对装修品质、室内布局甚至小区环境都有更高要求。”他进一步指出,“能满足这些‘品质要求’的房源非常稀缺,这也是片区成交量偏低的重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市场整体回暖,购房群体的决策也更趋谨慎。正在筹备婚礼的安女士,在对比多个楼盘后最终选择了大兴区一套二手房。她表示,“二手房总价符合预算,大兴通勤也相对便利,周边的生活设施也不错。”这也折射出当前刚需群体对性价比与生活配套的重视。

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吴璟表示,当前北京楼市呈现“整体稳定且分化”的特征。他分析,北京楼市在全国范围内表现稳健,核心支撑在于“基本面扎实+政策效果逐步释放”——库存水平长期处于低位,且今年8月对限购、公积金等政策调整的积极作用已逐步显现,为市场稳定奠定了基础。

吴璟表示,北京新房市场两极分化的情况一直存在。城市副中心、海淀、朝阳核心区等热点板块活跃度突出,高品质新房与区位优质的二手房表现优于市场整体。吴璟预判市场分化趋势将持续,在北京、上海这些一线城市里,表现可能尤其明显。“当前整体住房需求以消费性需求为主,但近期改善型需求占比大幅度提升,也将进一步加剧分化。”

对于政策走向与市场前景,吴璟认为,市场分化是行业进入存量阶段、居民需求从“有房住”转向“住好房”的自然结果,政策可重点发力老旧小区改造,推动存量住房向“好房子”升级。他同时对北京楼市未来持乐观态度,“在现有基本面条件以及政策环境下,市场将保持相对稳定,一些热点板块和优质楼盘或现回升态势。”

编辑:王进文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